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3-24
以質量/誠信/服務為依托
積極實施高價位營銷策略
高書和
(江蘇托球農化有限公司)
在各行各業的買賣活動中,由于買賣雙方所處的利益不同,所以在價格處理上總是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買方拼命壓價,降低采購成本;另一方面,賣方總是堅持價格底線,確保銷售應有的利潤。實際上,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適度保持產品“高價位”,永遠是最重要的利潤來源。當前,社會發展迅猛,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尤其是農化行業,原藥價格透明度高,制劑價格亦已為經銷商封殺在渠道中。如何讓客戶接受產品的高價格,是很多營銷人員非常關心和頭疼的問題。其實,價格本身無高低之分,關鍵是如何讓客戶覺得你的貨值這個價,即所謂的貨真價實吧。這里,我們所提倡的“高價位”,不是虛高無比的價格,而是產品保證有合理利潤的價格,不是隨大流拋貨。通過有效的行動,要讓客戶(經銷商乃至消費者)消除顧慮,主動接受你的產品,當然也接受了你的價格。
筆者所在江蘇托球農化有限公司,是以農藥原藥和制劑生產為主的的新型農化企業。2001年5月份企業改制前,年銷售額只有200萬元,嚴重資不抵債,職工工資半年未發。企業實施資產重組后,董事長廖大章大膽革新銳意進取,短短幾年內使年銷售額達到了2億元以上,并組建了餐飲、物流、貿易公司,形成了跨行業跨區域的集團公司。回顧托球公司的發展歷程,打好“質量、誠信、服務”三張牌,有效實施產品“高價位”策略,是我們獲得生存并壯大的重要經營之道。
首先,質量超先。國際市場大量需求高精度的殺菌防腐劑DBDCB,而國內少數廠家生產的貨在色度、含量上均達不到外商要求。對此,董事長帶領研發人員刻苦攻關,一舉產出99.99%級別的純白精品。外商見到樣品后愛不釋手,不管什么價格都需要訂貨,最后以適中但也有一定利潤的價格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同。托球公司開發的含氟類殺蟲劑原藥,市場價格正常比同行客戶高出了3-5萬元/噸,而我們總是保持產銷兩旺。致勝的首因仍然是質量,同行產品的含量只有95%以上,托球產品達97%以上;同行產品達到96%以上,托球產品超過了98%。實踐告訴我們:產品質量永遠是保證“高價位”運作的前提。
其次,誠信為要。凡是和托球公司合作過的客戶無不佩服托球的信譽。約定何時交貨,一定按期執行;約定合同價格,一定保證履約;約定什么品質,一定全力達到。記得有筆兩個柜的出口單子,公司外貿人員口頭承諾了顧客的價格,過了兩周等客戶正式簽訂合同時,原料大幅度上調,如按照口頭協定的價格成交則要虧損50多萬元。關鍵時刻,董事長廖大章斬釘截鐵:錢是要賺的,但誠信更重要,繼續執行約定價格。此舉震動了公司員工,也感動了合作伙伴。接下來的3個月,一下子回饋了近1000萬元的訂單。在托球公司,我們深深感悟到:只有做到誠實守信,才能保持公司形象,保持產品價格。
第三,服務跟上。06年鎮江有客戶反映剛剛收到的三氯乙酰氯(毒死蜱中間體)含量偏底,接到消息經公司內查,估計質量不會有問題,但還是在第一時間內派人對接,前后花了兩天時間,當常州化工分析鑒定機構最終確定質量合格后,對方陪同的生產廠長和采購人員激動不已,再三表示今后一定只采購托球公司的三氯乙酰氯。幾年來托球公司一直堅持做好服務工作:售前不厭其煩地解釋產品性能、質量指標、危險等級、貯運條件;售中按時組織發運,及時跟蹤,情況反饋;售后堅持回訪,解決客戶使用中隨時發生的問題,托球公司的實踐告訴我們,做好無微不至的銷售服務,也是實施“高價位”策略的有效保障。
企業實施“高價位”運作,只有以“質量、誠信、服務”為依托,才能找準立足點和落腳點。在具體市場運作中,依托了以上三要素之外,面對客戶的一個個問題,又如何進行說服,讓客戶消除顧慮,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高價位”呢?下面我結合相關資料及實踐經驗作簡單分析。
1 如何面對客戶聲明價高無力采購?
1.1 典型表現:“你們貨確實好不過價格高,我們是小店進不起高價貨啊!”
1.2 對照分析:一方面可能這個客戶確實做得不大,需要企業給予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叫窮,影射企業要降價格,多給政策,甚至希望企業放帳。因此,首先要分清客戶說此話的真正目的,然后分別應對。
1.3 應對方法:
(1)對于實力確實小的客戶,可以采用兩種策略:如果客戶信譽度好,老板經營思路明晰、有發展潛力,且對我公司產品有濃厚的興趣的,可以適當向客戶承諾一些能夠兌現的資金援助和政策扶持;如你對此客戶的發展不抱信心時,則干脆放棄。
(2)對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哭窮的客戶,先要通過耳聽眼觀加分析,推斷其資金實力和經營情況,然后向他介紹與其實力相當的其他經銷商經銷本產品的獲利情況,最后一定要強調這次經銷機會難得,讓他感覺到不是你在求他而是為他創造盈利機會。
2 如何面對客戶以同樣產品壓價?
2.1 典型表現:“貴公司產品太貴了,**公司產品比你的便宜多了!”
2.2 對照分析:客戶認為產品價格高,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選對參照物,因為“價格高”都是相對的。例如在農化行業,我們的溴菌腈產品稀釋倍數為1200倍以上有效,同行產品只是600倍有效,性價比一點破就明了了;還有如用小企業的不正規產品與我們大企業的規范產品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勢必產生錯誤的結論。
2.3 應對方法:
(1)先聽客戶說明,看看他支持我們產品“價格高”的論據,是與哪類企業的哪檔產品進行比較?
如果他用我們大企業的產品與小企業的產品相比,就應向客戶說明兩者的價格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因為產品的含金量不同,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定位都不一樣。
如果他用我們企業的產品同主要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那么首先應將客戶所說的競品的價格和銷售情況調查清楚;然后逐一分析,看看競品相當于我方產品的哪個品類;最后引用“賽馬”論中的“一流馬和三流馬比賽”的現象,向客戶說明他是在拿低檔競品的價格比我方高檔產品的價格,浪費我方的資源詆毀了我方的品牌,對我方顯然是不公平的。
(2)把本企業產品和競品的各種優劣勢進行詳細比較,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敗。擺事實講道理,直觀明了地說明問題:從企業的狀況和產品的定位、包裝、質量等方面向客戶說明。
在質量方面:
向客戶說明我們企業的生產和質量管理情況,必要時可向客戶出具企業獲得的ISO9000等質量保證體系的證明文件;
與競品進行相關質量指標的對比,拿出明確的數據作比較;
安排市場調查或用戶測試。在第三方事前并不知道所測產品屬什么牌子的情況下,讓其自然而然地說出我產品與競品相比有何長處。
(3)告訴客戶我們的高價產品背后,有著優于競爭對手的完善的服務體系作支撐,這也是廠商持久發展的重要保障。
做這些工作的時候,話要多說理要多講,但切忌:
惡意攻擊競品:這樣很容易引起客戶的反感,認為是貶低別人抬高自身。一定要拿數據和事實說服客戶,然后由其作出選擇,我們主要是告知事實的真相,至于是否進我們的貨無關緊要,這樣欲擒故縱反而有效。
評價競品的時候,可以先介紹其優點后再指出缺點;評價自己的時候,先突出缺點再強調優點,語氣一定要保持平和,讓人感覺很真實。
3 如何面對客戶認為經銷高價產品無利可圖?
3.1 典型表現:“你的產品價格這么高,我要投入這么多資金,什么時候才可以收回成本,什么時候才能賺到錢啊?”
3.2 對照分析:謀利是客戶的天性,前期由于銷量小、投入大,客戶出現無利也是正常情況,但是企業要給客戶描述美好的合作前景,規劃投資回報期,并與其它行業或同行其它產品的相應回報期作比較,讓客戶學會選擇。
3.3 應對方法:
(1)向客戶說明企業在定價時已經考慮到客戶的利潤。設想對方做多長時間收回投資;做到什么程度賺多少錢;做到多長時間多大量實現滾動回報。客戶若想賺錢:一要通過產品差價;二要靠提升銷量來消化費用,獲得規模利潤。
(2)與客戶溝通企業的經營理念、運營情況、規模、背景,列舉可能得到的各種獎勵額度,打消客戶疑慮,堅定其信心。讓客戶相信自己前期的投入將在以后得到源源不斷的利潤回報。
(3)告知企業可以給客戶帶來的其他好處:比如企業會給客戶一定的年終定量返利,獎勵運作成功的客戶旅游指標和高級培訓等。
(4)向客戶描述經營本企業的產品,對于改善客戶的網絡、提升形象和品牌所能起到的作用等,它們是客戶問鼎將來的無價資本。讓客戶覺得選擇合作是上策,是提升自我的良機。
4 如何面對客戶以下次不考慮進貨為由拒絕?
4.1 典型表現:“你這貨價高,下次不敢進了,下游客戶接受不了。”
4.2 對照分析:客戶此言的目的在于以不進下批貨為借口向企業施壓,希望企業給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通過和競品比較的技巧說服了客戶認同產品的價格,但是競品在市場上已有一定的基礎和銷量,客戶認為向下游客戶推廣我方產品難度太大,擔心無法把市場做起來。此時,我們要想辦法加強客戶的鋪貨信心。
4.3 應對方法:
(1)告知客戶一分價錢一分貨,既然競品可以以同樣的價格向二批鋪貨,我們同樣可以按照正常的價格鋪貨,這也是確保客戶在將來賺錢的必要手段。如果產品鋪貨價格過低,等市場打開后價格又漲不上去,那時客戶的利潤就無法得到保證。
(2)就企業運作市場的政策和策略,與客戶深度溝通,向客戶說明企業不會把產品推給客戶后就不管不問了,企業會為了打開市場進而占領市場,給客戶一系列的支持,包括人力支持、促銷支持、廣告支持和市場運作思路支持等。
(3)告知客戶企業會推出一定的促銷和宣傳政策,如年底返利、坎級獎勵等,幫助客戶向二批鋪貨。
(4)向客戶解釋:針對二批,企業會考慮在客戶的利潤差價之外制定相應的二批鋪貨價格,但客戶不能擅自調高對二批的鋪貨價格。
注意:不要亂向客戶承諾企業沒有的政策,因為這會給下一步的市場運作帶來一系列的遺留問題,從而使客戶對企業失去信心。
5 如何面對客戶以消費者做擋箭牌?
5.1 典型表現:“你們產品太貴了,消費者買不起啊!”
5.2 對照分析:客戶有強烈的消費者意識。如果廣大消費者不買賬,廠家宣傳得再好的產品也不是好產品。因此,應該用具體的宣傳計劃和詳細的消費者調查資料說服客戶“就范”。
5.3 應對方法:
(1)告知本產品在其他地區或其他經銷商那里的暢銷情況。
(2)告知本企業具體的年度、月度產品宣傳計劃。如果已經開始在大眾媒體做宣傳,詢問客戶有否看到;如果準備在當地媒體宣傳,提醒客戶屆時關注;如果產品借勢明星或強勢媒體,一定要再三強調,以加強客戶信心。
(3)告知一些消費者的實際消費體會。
綜上所述,我們只要堅持以“質量、誠信、服務”為依托,正面應對客戶的問題,積極、合理、有效地進行回應,相信一定能夠實施“高價位”策略,實現企業的應有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