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09-05-11
Amisulbrom為日本日產化學公司創制的三唑磺酰胺類殺菌劑,結構新穎獨特。其最早于2003年報道。它的CA登錄號為348635-87-0。該藥劑主要對卵菌和變形菌類有效。其持效性強,耐雨水沖淋,對多種病害有穩定的效果。現已在日本登記,并正在全球20多個國家進行登記試驗。
1 理化性質
Amisulbrom為藥劑的通用名,試驗代號NC-224。化學名為3-(3-溴-6-氟-2-甲基吲哚-1-基磺酰)-N,N-二甲基-1,2,4-三唑-1-磺酰胺。原藥為固體物,熔點:128.0~130.0℃,蒸氣壓1.8×10-8Pa(25℃)。水中溶解度0.11mg/L(20℃)。辛醇/水分配系數(logPow)4.4。
2 毒性
對大鼠急性經口LD50>5000mg/kg,急性經皮>5000mg/kg,急性吸入LC50>6.43mg/L。對兔皮膚無刺激性,對兔眼睛有中等程度刺激。對豚鼠無致敏性。
對鯉魚的LC50(96h)12mg/L,大水蚤EC50的(48h)0.31mg/L。綠藻ErC50(72h)1.9mg/L。對鳥類安全。對蚯蚓(接觸、經口、原藥)LD50>100µg/口。
對蠶(人工飼養,4齡)用原藥加入桑葉中以100mg/50g劑量喂飼無不良影響。對蚯蚓(土壤混合、原藥、接觸)LC50>1000mg/kg(相當于使用量200倍)。
同時經試驗表明,該藥劑以2000倍濃度對各種天敵及面包酵母菌等有益菌無不良影響。
Amisulbrom規定的殘留標準(日本衛生部)為:番茄2mg/L、黃瓜0.7mg/L、馬鈴薯0.05mg/L、甜瓜0.05mg/L、大豆0.3mg/L。
3 劑型
17.7%可濕性粉劑。
4 防治對象及使用方法
表1為本劑的適用病害及使用方法。
表1 amisulbrom(17.7%可濕性粉劑)的防治對象及使用方法
作物 |
適用病害 |
稀釋倍數 |
使用時期 |
使用次數 |
使用方法 |
馬鈴薯 |
疫病 |
2000~3000 |
獲前7d |
4次以內 |
噴灑 |
大豆 |
霜霉病 |
2000 |
獲前7d |
3次以內 |
噴灑 |
番茄 |
疫病 |
2000~4000 |
獲前1d |
4次以內 |
噴灑 |
黃瓜 |
霜霉病 |
2000~4000 |
獲前1d |
4次以內 |
噴灑 |
甜瓜 |
霜霉病 |
2000 |
獲前1d |
4次以內 |
噴灑 |
葡萄 |
霜霉病 |
3000~4000 |
獲前14d |
3次以內 |
噴灑 |
5 作用特點
經試驗表明,本劑對疫病及霜霉病具有很高的殺菌活性,特別對病菌游離孢子活性甚高,是一個以預防為主的藥劑。該藥劑通過間接抑制游離孢子發芽,且有相當的持效期。藥劑處理后經調查發現,1d后有五成左右浸透表皮,8d后達到八成,由此賦予它良好的持效性和耐雨性。
最近還發現,在感染病菌后噴灑,可使罹病葉片不能形成健全孢子,從而抑制其他部位致病,避免作物二次感染病菌。
6 注意事項
(1)使用時振搖容器,不能與石硫合劑及波爾多液等堿性農藥混用。
(2)噴灑量根據作物的生長階段,栽培形態及噴灑方法予以調節。
(3)在用于甜瓜時,避免于高溫時使用,以免產生藥害。另外,加用展開劑會增加藥害,極需注意。
(4)本劑以預防為主,宜在發病前夕及發病初期噴施。
(5)本劑對眼睛有刺激,使用時務必小心。一旦不慎濺入眼中,應立即用水沖洗并請醫診治。
(6)藥劑應貯于低溫、陰涼地方。使用時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