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09-05-25
中文通用名稱 氟硅唑
英文通用名稱 flusilazole(BSI,ANSI,ISO-Edraft)
其 他 名 稱 DPX-H-6573
化 學 名 稱 雙(4-氟苯基)甲基(1H-1,2,4-三唑-1-基甲撐)硅烷
bis(4-fluorophenyl)methyl(1H-1,2,4-TRlAZOL-1-ylmetylene)sililan
CA 登 記 號 85509—19—9
理化性質 原藥為淺黃色晶體,純度92.5%,純品白色晶體,熔點53~55℃。蒸氣壓3.9×10-2 mPa(25℃)。分配系數KowlogP=3.74(pH7,25℃),Henry常數2.7X 10-4Pa m3 mol-1(pH8,25℃)。相對密度1.30。水中溶解度(mg/L,20℃):45(pH7.8)、54(pH7.2)、900(pH1.1);易溶于許多有機溶劑中,溶解度>2kg/L。對光穩定,在310℃以下穩定。
毒性 雄大鼠急性經口LD50為1110mg/kg,雌大鼠急性經口LD50為674mg/kg,兔急性經皮LD50>2g/kg,對皮膚和眼睛有輕微刺激作用,無過敏性。大鼠急性吸入LC50>5mg/L空氣。飼喂試驗的無作用劑量:大鼠(2年)10mg/kg飼料,狗(1年)5mg/kg飼料,小鼠(1.5年)25mg/kg飼料。無致突變性,對人的ADI為0.O01mg/kg體重。
劑型 福星(Nustar)40%乳油(400g ai/L);Olymp 1OEC.,EC(100g/L);WP。
作用機理與特點 主要作用機理是甾醇脫甲基化抑制劑,破壞和阻止病菌的細胞膜重要組成成分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導致細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內吸、保護和治療活性。
適宜作物與安全性 蘋果、梨、黃瓜、番茄和禾谷類等。梨肉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ug/g,梨皮為0.5ug/g,安全間隔期為18d。為了避免病菌對氟硅唑產生抗性,一個生長季內使用次數不宜超過4次,應與其他保護性藥劑交替使用。
防治對象 可用于防治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和半知菌類真菌引起的多種病害,如蘋果黑星病、白粉病。禾谷類的麥類核腔菌、殼針孢屬菌、葡萄鉤絲殼菌、葡萄球座菌引起的病害,如眼點病、銹病、白粉病、穎枯病、葉斑病等,以及甜菜上的多種病害。對梨、黃瓜黑星病,花生葉斑病,番茄葉霉病亦有效。持效期約7d。
使用方法 氟硅唑對許多經濟上重要的作物多種病害具有優良防效。在多變的氣候條件和防治病害有效劑量下,沒有藥害。對主要的禾谷類病害,包括斑點病、穎枯病、白粉病、銹病和葉斑病,施藥1~2次;對葉、穗病害施藥兩次,一般能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斑點病的劑量為60~200g(a.i.)/hm2,而對其他病害,160g(a.i.)/hm2或較低劑量下即能得到滿意的效果。根據作物及不同病害,其使用劑量通常為60~200g(a.i.)/hm2。
(1)梨黑星病 在梨黑星病發生初期開始每隔7~10d噴霧1次40%乳油8000~10000倍液,連噴3~4次,能有效防治梨黑星病,并可兼治梨赤星病。發病高峰期或雨水大的季節,噴藥間隔期可適當縮短。
(2)蘋果黑星病和白粉病在低劑量下,多種噴灑方法,間隔期14d,可有效地防治葉片和果實黑星病和白粉病該藥劑不僅有保護活性,并在侵染后長達120h還具有治療活性。對如基腐病這樣的夏季腐爛病和霉污病無效。對葉片或果座的大小或形狀都沒明顯藥害。
(3)葡萄白粉病在很低劑量下就可防治葡萄白粉病,也可兼治黑腐病。
(4)甜菜病害 用80g(a.i.)/hm2劑量下可有效地防治甜菜上的多種病害如葉斑病,施藥間隔期
為14d。
(5)黃瓜黑星病、番茄葉霉病 在發病初期用40%乳油7000~8000倍液噴霧,以后間隔7~1Od再噴1次。
(6)花生病害 以70~1OOg(a.i.)/hm2劑量下可有效地防治花生晚葉斑病和旱葉斑病。
(7)禾谷類病害 以80~160g(a.i.)/hm2劑量下可有效地防治禾谷類葉和穗病害如葉銹病、穎枯病、葉斑病和白粉病等。
其他 氟硅唑(試驗代號: DPX-H 6573)是美國杜邦公司開發的含硅新型三唑類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