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11-30
2009年上半年,農藥行業堅定信心,知難而上,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按照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民生”的總體要求,牢記支農重任,頑強拼搏,終使農藥生產保持平穩發展,保證農業生產防治病蟲草害的用藥需要,為我國連續六年獲得夏糧豐收作出積極貢獻。
1 農藥產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農藥產量列于表1。
表1 2009年1~6月全國農藥產量(100%計、萬噸)
農藥類別 |
產量 |
占總產量比例(%) | ||
1~6月累計 |
同比(±%) |
1~6月累計(%) |
同比(±個百分點) | |
農藥 |
116.8 |
10.5 |
|
|
其中殺蟲劑 |
43.1 |
12.9 |
36.9 |
2.2 |
殺菌劑 |
12.4 |
-0.6 |
10.6 |
-0.6 |
除草劑 |
38.0 |
8.7 |
32.5 |
-1.2 |
上半年累計生產農藥116.8萬噸,同比增長10.5%,為歷史最高水平。其中殺蟲劑43.1萬噸,同比增長12.9%;殺菌劑12.4萬噸,同比基本持平;除草劑38.0萬噸,同比增長8.7%。今年農藥病蟲害嚴重發生。由于北方地區大面積持續干旱,小麥銹病嚴重暴發,為此農藥生產上重點增加殺菌劑品種和產量,特別是防治小麥銹病的特效藥三唑類殺菌劑,如三唑酮、丙環唑、戊唑醇、腈菌唑等,保證及時撲滅銹病危害,奪得了小麥豐收。甲胺磷等五種高毒殺蟲劑停產停用后,為保證農業生產防治蟲害,特別對水稻嚴重蟲害的需要,重點增產高效低毒取代殺蟲劑品種,如吡蟲啉、啶蟲脒、阿維菌素、甲胺基阿維菌素、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毒死蜱、二嗪磷、丁烯氟蟲腈等。同時大力推廣高效、安全的水性化、固體化制劑,削減乳油等落后制劑,使產品結構進一步改善與優化。上半年農藥產量增幅大于全國增幅(10.5%)的省、市、自治區有內蒙古、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河南、湖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甘肅和寧夏。
2 農藥進出口
根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上半年農藥進出口及貿易順差統計列于表2。
表2 2009年1~6月全國農藥進出口及貿易順差(實物萬噸、億美元)
農藥類別 |
進口 |
進口 |
貿易順差 |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1~6月累計 |
同比(±%) | |||||
1~6月累計 |
同比(±%) |
1~6月累計 |
同比(±%) |
1~6月累計 |
同比(±%) |
1~6月累計 |
同比(±%) | |||
農藥 |
2.8 |
2.6 |
2.1 |
21.7 |
27.6 |
-4.1 |
7.9 |
-34.7 |
5.8 |
-44.2 |
其中殺蟲劑 |
0.5 |
32.2 |
0.6 |
93.4 |
6.1 |
-29.3 |
2.2 |
-26.7 |
1.6 |
-41.4 |
殺菌劑 |
0.7 |
-3.7 |
0.6 |
13.9 |
2.3 |
-29.8 |
1.0 |
-21.5 |
0.4 |
-46.2 |
除草劑 |
1.3 |
-2.5 |
0.8 |
0.8 |
18.6 |
-17.8 |
4.5 |
-39.8 |
3.8 |
-44.4 |
上半年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嚴重影響,國際農藥市場低迷,我國農藥出口量呈負增長,特別是出口金額下降幅度更甚(見表2)。上半年進口農藥2.8萬噸,同比增長2.6%,進口金額同比增長21.7%,平均進口單價有所上升。出口農藥27.6萬噸,同比下降4.1%,出口金額7.9億美元,同比下降34.7%,看到平均出口單價明顯下降。其中,上半年除草劑出口18.6萬噸,增長17.8%,而出口金額為4.5億美元,同比下降39.8%,這主要是出口主要品種95%草甘膦原粉出口單價大幅下降所致,去年上半年草甘膦出口單價在1.3萬美元/噸以上,而今年上半年下降至3500美元/噸左右。同樣原因,導致上半年農藥進出口貿易順差5.8億美元,同比下降44.2%。
3 全國供銷社系統農藥購銷存
根據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統計,2009年1~5月供銷社系統農藥購、銷、存統計列于表3。
表3 2009年1~5月供銷社系統農藥購銷存(實物)
農藥類別 |
單位 |
購進 |
銷售 |
庫存 | |||
1~5月累計 |
同比(±%) |
1~5月累計 |
同比(±%) |
5月末庫存 |
同比(±%) | ||
化學農藥 |
億元 |
43.1 |
18.5 |
59.4 |
12.3 |
28.3 |
6.8 |
萬噸 |
25.2 |
19.4 |
27.2 |
13.8 |
23.2 |
23.7 | |
其中殺蟲劑 |
萬噸 |
10.5 |
6.1 |
11.9 |
7.9 |
11.0 |
25.1 |
殺菌劑 |
萬噸 |
4.6 |
27.8 |
5.04 |
16.6 |
4.2 |
14.5 |
除草劑 |
萬噸 |
8.7 |
23.1 |
8.1 |
12.7 |
5.5 |
20.8 |
從表3可知,2009年1~5月,供銷社系統農藥購銷數量與金額全面增長。購進農藥25.7萬噸,同比增長19.4%,購進金額43.1億元,同比增長18.5%,同期銷售農藥27.2萬噸,同比增長13.8%,銷售金額59.4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特別是殺菌劑,購進4.6萬噸,同比增長27.8%,銷售5.04萬噸,同比增長16.6%,較殺蟲劑、除草劑增幅為高。
4 主要經濟指標與經濟效益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限額以上928家農藥企業統計,2009年上半年農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及經濟效益完成情況列于表4。
表4 2009年1~6月農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與經濟效益完成情況(億元)
經濟指標 行業名稱 |
現價工業總產值 |
其中新產品產值 |
現價銷售產值 | |||
1~6月累計 |
同比(±%) |
1~6月累計 |
同比(±%) |
1~6月累計 |
同比(±%) | |
農藥原藥制造 |
687.1 |
3.0 |
84.8 |
-11.6 |
649.8 |
1.7 |
其中化學農藥 |
612.5 |
1.2 |
75.1 |
-11.8 |
577.2 |
-0.5 |
生物源農藥 |
74.6 |
20.1 |
9.7 |
-10.3 |
72.6 |
24.1 |
其中出口交貨值 |
產品銷售率(%) |
利潤總額* |
利稅總額* | ||||
1~6月累計 |
同比(±%) |
1~6月累計 |
同比 (±%) |
1~5月累計 |
同比±%) |
1~5月累計 |
同比(±%) |
112.9 |
-36.9 |
94.6 |
-1.1 |
34.2 |
-34.0 |
44.6 |
-28.3 |
106.5 |
-37.8 |
94.2 |
-1.6 |
30.4 |
-36.1 |
39.6 |
-30.6 |
6.4 |
-18.0 |
97.2 |
3.1 |
3.8 |
-10.8 |
5.0 |
-3.8 |
受國際金融危機及出口低迷影響,盡管主要經濟指標仍有所增長,但增幅下降,而經濟效益卻較大幅度下降。其中去年草甘膦價格不正常瘋漲而導致利潤猛升,而今年價格暴跌是一個重要因素。上半年農藥行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687.1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新產品產值84.8億元,同比下降11.6%,現價銷售產值649.8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出口交貨值為112.9億元,同比下降36.9%,產品銷售率94.6%,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1~5月實現利潤34.2億元,同比下降34.0%,利稅總額44.6億元,同比下降28.3%。生物源農藥銷售產值為72.6億元,占農藥總銷售額的11.2%,去除轉基因作物,這個比例在世界農藥市場中是位居前列的。生物農藥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均優于化學農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現價工業總產值增幅高于全國增幅(3%)的有: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現價銷售產值高于全國的有: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寧夏和新疆。產銷率增幅大于1個百分點的有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廣西、云南、陜西、甘肅和寧夏。
5 上半年農藥生產特點
1. 農藥產量持續增長,達116.8萬噸的歷史新高,但增幅下降。農藥供應充足,保證農業生產的需要。
2. 產品結構繼續得到改善,努力增產適銷對路的高毒殺蟲劑取代產品,特別是防治水稻蟲害用藥,同時重點增產防治小麥銹病用三唑類殺菌劑。提高高效、安全、水性化和固體化制劑產量,努力降低乳油等落后制劑的生產。
3. 受國際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下降,1~5月下降34%。
4. 農藥出口數量下降4.1%,特別是出口金額下降34.7%。
6 下半年展望
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我國宏觀經濟正企穩復蘇,國務院通過《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要求引導農民科學用肥用藥。今年以來中央又采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利好政策:①大幅增加農業農村投入,中央財政投入7161億元;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小麥提高0.11元/斤,水稻提高0.13元/斤;③增加農業補貼,中央財政安排1230億元,包括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等;④健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⑤堅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底線等等,世界糧食危機延續與加劇,給我們帶來機遇,這一切極大地提高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必將掀起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新高潮,提高包括農藥在內的農資需求與投入。夏糧第六年豐收,而秋糧長勢喜人,豐收在望。國家提高農藥產品出口退稅率,從5%恢復到9%、11%、13%。石化產業振興規劃強調要提高農資保障能力,調整化肥農藥生產結構,降低生產成本,推進技術改造,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農業部門強調下半年病蟲害,特別是水稻病蟲害將嚴重發生,6~9月是農業用藥高峰時期。預計下半年農藥生產和銷售將好于上半年。全年農藥產量將達200萬噸左右,可保證農業生產需要。行業經濟效益及國產農藥出口將好于上半年。重要的是農藥行業要堅定信心,抓緊機遇,轉“危”為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認清國際金融危機和能源危機的不利影響,勇于面對,善于應對,把挑戰轉化為調整優化農藥行業結構、提升發展水平的動力,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加速發展高效、安全、經濟和環境友好的新品種新制劑,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多產適銷對路價廉物美的農藥產品,搞好技術服務,用好用足用活利好政策,在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國產農藥的出口,繼續保持農藥生產持續穩定、又好又快發展。農藥工業發展前景始終是光明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