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沈陽化工研究院 張國生 來源: 日期:2010-02-04
“環境友好型農藥制劑加工及專用助劑研討會”系列報告摘要之四
作者簡介: 1964生,男,內蒙古赤峰市人,理工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懸浮乳劑、水乳劑、片劑、可乳化粉劑(或粒劑)、泡騰片劑(或粒劑)等農藥劑型加工配方研究及分析方法研究,研制開發40多個制劑品種,部分已進入工業化生產;先后在《農藥》、《農藥科學與管理》、《浙江化工》、《精細與專用化學品》以及中國化工學會年會收集的論文集等發表論文30多篇,申報15項中國專利(其中5項授權),《世界農藥大全》系列叢書副主編。
報告摘要:在當今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日益濃厚以及對綠色食品的需求形勢下,許多國家對農藥安全性制定出的相關法規也越來越嚴格,為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及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農藥工作者們在加強農藥新品種研究開發的同時,更加注重對農藥劑型的研究。目前農藥制劑正朝著水性化、粒狀化、緩釋、多功能、省力化和環保型的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已有農藥加工劑型五十余種,加工制劑近千種。對某一選定的活性組分來講,乳油具有制造簡單,計量容易,活性組分在靶標作物上分布均勻,生物活性高,但它致命的缺點是在配制中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如二甲苯、甲苯等,其毒性大、易燃、貯運不安全和對植物容易產生藥害,對環境污染嚴重。可濕性粉劑通過兌水噴霧將活性物質噴施到靶標作物上,施用簡單,活性組分在靶標作物上分散均勻是可濕性粉劑的突出優點,但可濕性粉劑存在著準確計量困難,加工、施用過程中粉塵飄揚,對生產和使用者的身體毒害大,對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
為達到節約可觀的芳烴資源,改善制劑的加工和使用環境,降低毒性、減輕制劑對作物的藥害和有毒物質在作物中的殘留,提高制劑在貯運中和使用中的安全性,減輕對土壤、地下水等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目的,我國農藥加工工作者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使農藥劑型加工得到發展迅速,其中懸浮劑和水分散粒劑更是農藥加工工作者努力研發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