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0-12-08
低碳經濟提供發展新機遇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后,低碳經濟成為點擊率最高的關鍵詞,全球綠色化浪潮風起云涌, 轉變發展方式,迎接綠色革命的挑戰成為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一條主線。為此,中國石油和化工規劃院史獻平副院長介紹了“ 低碳經濟與農藥工業”的關系。 “對于農藥產業來說, 面對全球綠色化浪潮的到來,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農藥工業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他建議,要盡量采用低碳工藝,避免碳排放量高的工藝及原料路線;重視節能減排。
發展生物農藥和采用生物技術;大力開展轉基因研究,堅持生態理念,以綠色發展促進農藥工業的科學發展。
生物農藥發展前景廣闊
當前國家對農產品安全質量高度關注,對環境保護高度關注,十分重視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發展,這對生物農藥的發展來說是重大的機遇。近幾十年來,生物農藥在中國雖有很大發展,但與化學農藥相比, 在消費者思想觀念、基礎研究、產品開發、生產管理、質量控制、市場流通等諸多環節還有較大
的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寅初對六十年來中國農用抗生素的研究開發作了介紹。他提出:“自然界的微生物資源是十分豐富的,但在發現的方法上還必須有新的提高,要盡快認清活性物質的化學本質,作為進一步研究開發的重要依據。”
農藥進出口貿易的新思路
“農藥進出口貿易是我國農藥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確保我國農業生產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克服金融危機的重要力量,是促進我國農藥管理國際化的重要手段。”農業部農藥檢定所顧寶根副所長總結了國際農藥市場狀況、農藥國際貿易新態勢和我國農藥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及競爭優勢,分析了國際農藥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并就如何使我國從農藥國際貿易大國向強國轉變提出指導思路:一方面, 企業需要遵紀守法、誠信經營;樹立品牌、擴展市場;同行合作、形成合力;參與國際交流、加強宣傳。另一方面,管理上需要改進方法,加強進出口管理,打擊非法進出口;開展咨詢服務,幫助企業走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