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0-12-08
第十屆全國農藥交流會在2010年10月19日在上海光大酒店舉行,作物保護國際論壇是其中的一部分。作物保護國際論壇在20號進行,報告專家有7人,
參會的代表約有300多人,分別來自企業、研究院所、大學,會議由華東理工大學的李忠教授和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呂龍副所長主持。會議對作物保護的相
關問題進行了報告和探討,如研發、新法規、應用技術和市場等,特別對當前的熱點——綠色農藥的研究,以及非專利農藥進行了報告。
首先是農化領域的專業咨詢師Rob Bryant作了“農藥的研發——僅僅依靠資金和勤奮工作是不夠的”的報告。他指出: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創新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包括人才的培養、管理;當今許多使用的農藥的開發起源于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以及人們對其的注意和研究;在二十一世紀,由于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登記費用的居高,以及病蟲草抗性問題,農藥活性成分的開發尤為重要,在21世紀中期中國將成為新的研發中心,承擔起研發的重任。
陶氏益農公司的ANDY Fowles 報告的題目為“新法規對制劑的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影響” ,對市場上現有制劑相關問題、今后制劑技術發展動力、制劑的變化和未來趨勢進行了講述。他介紹了現有的有關農藥的法規及其對制劑的影響;最近對溶劑、助劑的禁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含氯溶劑的禁用,芳烴溶劑和甲基吡咯烷酮助溶劑的限用)以及新的制劑技術的優點;未來制劑發展方向:減少以芳烴為溶劑的乳油,用“綠色“乳油代替,增加無溶劑、少溶劑配方-WG,SC,EC等,增加助劑的使用,增加油懸浮劑的使用,微囊懸浮劑、毒餌的增加。在報告后,與會代表就制劑、溶劑和助劑的相關問題踴躍提問。這反映了我國的企業和科研人員對制劑的關注和研發熱情的高漲。
來自先正達化學研究部的John Clough 作了“新農藥的發明——源自大自然的靈感”的報告。天然產物是農藥開發的重要來源,以此為先導進行合成,或直接作為農藥用,并從其發現了一些新的作用方式。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是以天然產物為基礎合成的高活性的農用化學品。甲氧基丙烯酸酯是過去30年來發現的最重要的一類殺菌劑,并持續有新的產品問世,嘧菌酯是其中效果最好、廣譜高效的殺菌劑。甲氧基丙烯酸酯是從真菌代謝物嗜球果傘素A中分離出來,隨后以其為先導化合物,開發了一系列產品。雖然天然產物不適合在農業生產上使用,但受到它們的啟發,科學家們合成了大量的類似物。
而李忠教授的報告“綠色農藥的研究探索和事件”也很受參會代表的歡迎。在此報告中李教授以順式構型新煙堿殺蟲劑的創制為例,探討了綠色農藥的研究探索與實踐。作用于煙堿乙酰膽堿受體的新煙堿類殺蟲劑是開發最為成功的殺蟲劑之一,以其順式構型為出發點,合成了四類具有順式構型的硝基烯類新煙堿化合物。殺蟲活性研究表明一部分合成物質對一些害蟲有較高的活性。這啟迪我們對已有的產品以新的角度和思維繼續研究和開發,這也是農藥產品開發得很好的途徑。
會中,巴斯夫的Phil Lane 、江蘇揚農的周景梅高工和北京穎泰嘉和的母燦先分別以題為“農化技術及市場方面的創新”、“新穎殺蟲劑氯氟醚菊酯的創制及其應用”、“非專利農藥產品的技術和產業提升”作了精彩的報告,得到參會者的好評。
此次會議為專家和參會代表提供了一個交流探討的平臺,就作物保護的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它將會促進世界范圍的作物保護技術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