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1-04
今年四月,海關總署對外公布了2009年中國海關保護知識產權十佳案例,廈門海關查獲出口假冒“菊花”商標蚊香案位列其中。
據介紹,欖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庭衛生殺蟲制品專業生產企業,其產品在非洲市場具有很高的占有率。然而近年來在非洲市場上侵權“欖菊”蚊香的數量是該公司出口總量的10倍以上,給該公司帶來2億多元的銷售損失。
記者了解到,2009年5月12日,廈門某貿易有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向廈門海關申報出口近58萬盒蚊香。查驗官員開箱后,發現其中約43.5萬盒蚊香的包裝盒上雖然沒有欖菊公司的中文標識,但其標有的“菊花”圖形屬于欖菊公司在海關總署備案的具有知識產權的標識;其余約14.5萬盒蚊香的包裝盒則與欖菊公司的包裝盒(蚊香用)外觀設計相近。5月14日,欖菊公司向海關發函確認此批貨物為侵權產品,并申請保護。
該案查處后,海關關員根據掌握的生產企業、出口航線、進口商等信息,嚴密布控,再次查獲寧波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廈門某進出口有限公司申報出口的涉嫌侵犯欖菊公司包裝盒(蚊香用)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蚊香。3個案件共計查獲涉嫌侵權蚊香約117.89萬盒,貨值約人民幣8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