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 日期:2011-01-05
一、 融資需求與途徑
1、 融資需求
——擴大生產規模,增強競爭優勢
——搬遷,新上項目,新建新生產基地
——兼并收購
2、 上市導向
——上市不是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
——上市可以規范企業治理,提高企業知名度
——企業與資本市場實現對接,走上發展快車道
3、 從私人公司到公眾公司
——上市公司承受的外部壓力
——企業內部股東心態的變化
二、 投資機構
1、 國內投資機構的分類
——外資機構:如IDG、凱雷、黑石等,規模大,多采用美元投資
——國內政府、國有企業投資機構(農藥行業存在產業投資者)
——國內民營投資機構:九鼎、達晨、深創投等
2、 投資者的興趣點
——財務回報:企業自身的成長性
——上市可行性:制度性差價
——規范運作,坦誠合作
3、 企業的選擇
——價格:是否能肯定企業價值,但最高價格未必是最優選擇
——效率:行政和決策機制能否與企業文化向適應
——增值服務:中國市場上不缺錢,缺能給企業創造真正價值的投資機構
三、 上市地點的選擇
1、 海外上市的優缺點
——優點:門檻低,確定性高
——缺點:成本高,收益低,監管嚴格,可控性差;
2、 境內上市的主要難點
——門檻相對較高,企業需認真準備方能滿足
——審批程序不透明,上市預期不確定
3、 境內上市的主要優點
——上市收益極高
——上市后企業負擔較小
——關于所謂通道和排隊時間的說明
四、 國內上市流程介紹
1、 中小板上市
——硬指標是實力
——軟指標是規范性
2、 創業板上市
——硬指標是成長性
——軟指標是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