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1-17
蘇省農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南京舉辦了勁護牌25%氰烯菌酯懸浮劑應用技術研討暨信息發布會。該懸浮劑近年來在各地小麥赤霉病防治實驗中防效突出,對環境友好,可完全替代多菌靈防治小麥赤霉病。氰烯菌酯使用后可大為降低麥粒中的DON毒素含量,小麥使用后顯著增產10%以上。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明國說,以往對小麥赤霉病危害的認識,僅局限在該病可大幅度降低小麥產量。最新研究表明,小麥赤霉病菌侵染麥粒后產生的毒素(DON毒素)對人、畜健康影響極大,是世界公認的第三大致癌物質,國際社會對面粉中DON毒素含量有嚴格的含量規定。據2006~2007年連續兩年檢測,市場在售方便面、餅干、面包、蛋糕等絕大部分面粉制品DON毒素含量嚴重超標,其中部分產品根據國際相關標準尚達不到飼用標準。我國面粉中DON毒素含量大幅度超標,已受到相關部門的密切關注。
目前防治小麥赤霉病的主流藥劑多菌靈,因病菌抗藥性日益增強,在部分地區已面臨防治失敗風險。多菌靈在控制赤霉病的同時,還會提升麥粒中DON毒素含量,加劇食品安全風險,應停止多菌靈在小麥赤霉病防治中的應用。周明國說,他在2010年11月于上海召開的“第四屆全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風險評估與對策專家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曾以同樣的理由建議在小麥赤霉病防治上停用多菌靈,獲得與會領導專家認同。
據了解,小麥赤霉病是小麥生長后期重要病害,在小麥抽穗、揚花時期遭遇陰雨天氣,該病即可能發生。小麥赤霉病因病菌可嚴重降低小麥產量,分泌DON毒素污染面粉,嚴重威脅食品安全,是世界范圍內高故關注的一類病害。江蘇省農藥研究所研創的勁護牌25%氰烯菌酯懸浮劑的殺菌機理、作用方式有別于其他化學農藥,尤其對小麥赤霉病、水稻惡苗病防效突出。
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南6個小麥主產區省植保總站站長、藥械科科長、南京農業大學、全國農墾系統、部分省區農科院的植保專家以及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有關領導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