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前瞻網 日期:2023-04-28
全球種子行業分析
1、全球種子行業競爭情況
種子行業是以作物種子為對象,以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良商品化種子為目的,以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和管理技術為手段,集種子科研、生產、加工、銷售和管理于一體的行業整體。種子行業位于農業產業鏈最頂端,是農業的核心資料。目前,全球種子行業主要公司為拜耳、科迪華、先正達、巴斯夫、隆平高科、荃銀高科等。
2、全球種子行業市場份額
在市占率方面,根據Kynetec統計的市場規模以及各公司公報數據,2020年,全球種子行業市場中,排名前幾位的公司依次為拜耳、科迪華、先正達集團、巴斯夫、Vilmorin,市場份額依次為20%、16.8%、6.9%、4%以及3.4%。
與玉米種子、大豆種子和棉花種子市場不同,蔬菜種子市場高度分散。根據IHS Markit數據,2020年,蔬菜種子前三大公司占據全球蔬菜種子銷售額的29%。
2、全球種子行業專利申請概況
技術周期:發展趨緩
2010-2021年,全球種子行業專利申請人數量及專利申請量總體偏少,2021年專利申請人數量及專利申請量均有所下滑,分別達4187人與5886項。整體來看,全球種子技術發展趨緩。
注:當前技術領域生命周期所處階段通過專利申請量與專利申請人數量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來分析。
由于2021年種子技術申請人數量數據可能有所滯后,數據可能偏低。
3、全球種子技術申請人競爭格局
專利申請人集中度:市場集中度CR10波動下降
2010-2021年,全球種子專利申請人CR10呈現下降趨勢,由2010年的44.97%下降至2021年的4.81%。整體來看,全球種子專利申請人集中度呈現下降趨勢。
統計口徑說明:市場集中度--CR10為申請總量排名前10位的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占該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的比例(其中,有聯合申請時,專利數量不會被去重計算)。
4、中美種子行業龍頭企業對比--美國科迪華 VS 中國隆平高科
發展歷程對比:科迪華前身起步較早
科迪華是美國種子龍頭企業,而隆平高科是中國種子龍頭企業。科迪華成立于2016年,為從陶氏杜邦分拆出來的公司,結合了杜邦先鋒、杜邦植物保護以及陶氏益農的技術和業務,其中,杜邦先鋒成立于1926年,美國陶氏益農成立于1989年。科迪華業務涵蓋種子與青貯添加劑產品、植物保護。相較于科迪華公司前身成立時間,隆平高科起步較晚。隆平高科成立于1999年,業務涵蓋種子、農化、棉花、油菜及其他。冠兩優華占、昌兩優8號、悅兩優美香新占等為公司主推水稻種子品種。
業績對比:隆平高科種子業務營收及總營收均較科迪華更低
在營收方面,2021年上半年,科迪華的種子業務營收為62.7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07.68億元,總營收637.65億元;隆平高科種子業務營收為10.03億元,總營收11.2億元。
從業務營收規模來看,隆平高科種子業務營收及總營收均較科迪華更低。但是隨著隆平高科業務不斷擴大,隆平高科的種子業務營收規模與總營收規模有望持續增長。
注:匯率按1美元=6.5人民幣進行換算。
中國種子行業分析
種子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
種子行業上游為種子研發、育種采摘環節,中游為制種、銷售環節,主要種類包括大田(水稻等)種子、蔬菜瓜果種子、花卉種子等。下游應用領域包括種植業、林業等。
種子行業上游種子研發機構包括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育種采摘環節涉及企業包括隆平高科、豐樂種業、荃銀高科、蘇墾農發等,中游種子生產企業主要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種業、豐樂種業、萬向德農、荃銀高科、蘇墾農發等。下游種植業企業主要包括亞盛集團、蘇墾農發、宏輝果蔬等,林業企業包括福建金森、平潭發展等。
種子審定數量呈上升趨勢
2014年起,農業部拓寬品種審定試驗渠道,2014年和2016年國家先后開通綠色通道試驗和聯合體試驗,過審品種數量大幅增長,但存在真正的優良品種不多,品種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問題。
根據農技推廣中心數據,2010-2020年,中國種子審定數量呈上升趨勢,由2010年的1400種上升至2020年的5536種。
中國種子行業市場份額
根據Kynetec數據,2020年我國種業市場規模達552億元,結合各公司業務營收來看,2020年,隆平高科、墾豐種業、蘇墾農發、荃銀高科、鮮美種苗市場份額分別達5%、2.4%、2.4%、2.1%以及1.9%。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預計預計育種創新與良種繁育為發展方向,新品種培育朝綠色化、優質化方向發展
技術方面,預計育種創新與良種繁育為發展方向:在育種創新方面,將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商業化育種體系;在良種繁育方面,將打造國家農作物、畜禽和水產良種生產基地全面提升良種化水平。
此外,隨著我國相關政策的推出和審定通道的開放,我國轉基因種子商業化推廣有望加速,預計未來1-2年內將出現轉基因品種的推廣為種業發展帶來極大的變革。
品種發展方面,2019年以來,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對黃淮海及北方玉米主產區的玉米構成減產風險,預計我國對抗病抗蟲性狀的制種需求將顯著提升,新品種培育朝綠色化、優質化方向發展。
企業競爭方面,我國種業企業競爭格局總體呈″大而不強″的局面,集中度低。未來研發能力強,品種資源豐富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而品種同質化、結構單一的企業將隨著經營風險的加大和利潤空間變薄逐步被淘汰出局。
2、預計至2027年中國種子行業市場規模達792億元
我國種子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國內種業龍頭在全球市場逐漸占有一席之地。在國家政策的支持、技術持續突破下,我國種子行業市場空間可期。
根據Kynetec預計,到2025年,中國種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732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約為5.8%,在全球市場占比將提升至21.37%。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未來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生物育種、消費升級拉動高端蔬菜種子需求快速增長等。初步統計,至2027年,中國種子行業市場規模達79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