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有哪些重點內容?帶你一文讀懂。
“農業強國”
文件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黨中央認為,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要立足國情農情,體現中國特色,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
九大任務
文件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建設農業強國,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三農”九大任務,其中許多動作值得關注。
1.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確保全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實施好優質糧食工程。嚴防“割青毀糧”。嚴格省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推動出臺糧食安全保障法。
與此同時,文件要求,加力擴種大豆油料;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統籌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調控。
2.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控。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力度。
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實施方案。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國家水網骨干網絡。
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常態化防控和重點人獸共患病源頭防控。
3.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完成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全面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扎實推進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和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堿作物等新品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
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推進水肥一體化,建立健全秸稈、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加強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制度。嚴格執行休禁漁期制度,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
4.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壓緊壓實各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責任,確保不松勁、不跑偏。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對有勞動能力、有意愿的監測戶,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
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穩定完善幫扶政策。研究過渡期后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制。
5.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改造提升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布局建設一批城郊大倉基地。
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全面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加快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支持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農高區托管聯辦縣域產業園區。
6.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強化各項穩崗紓困政策落實,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穩崗傾斜力度,穩定農民工就業。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測預警機制。維護好超齡農民工就業權益。
促進農業經營增效,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支持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據發展需要辦企業,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
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實搞好確權,穩步推進賦權,有序實現活權,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紅利。研究制定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切實摸清底數,加快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加強規范管理,妥善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
7.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加強村莊規劃建設。規范優化鄉村地區行政區劃設置,嚴禁違背農民意愿撤并村莊、搞大社區。編制村容村貌提升導則,立足鄉土特征、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提升村莊風貌,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樓亭廊“堆盆景”。
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大村莊公共空間整治力度,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
持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8.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
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強化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功能,壓實縣級責任,推動鄉鎮擴權賦能,夯實村級基礎。推進農村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農村賭博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進農村喪葬習俗改革。
9.強化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
健全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壓實地方政府投入責任。
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支持培養本土急需緊缺人才。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
推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暢通城鄉要素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