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華糧網 日期:2022-10-31
我國糧食進口成本增加
日前,海關公布了最新進口數據,從數據分析,在美元升值和人民幣貶值的雙向抬升作用下,今年我國糧食進口成本正在增加。
1-9月我國糧食進口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十分之一(達11474.3萬噸),但進口金額已超過4000億元,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2018年、2019年、2021年全年糧食進口金額,逐步接近2021年水平。我國1-9月的糧食進口均價為3626.89元/噸,比去年同期(2866.12元/噸)增長26.5%。
自2019年以來,我國糧食進口總金額不斷增加,進口均價也在直線上升,糧食進口數量也在同步增長。2022年,在我國″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要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穩玉米擴大豆″等糧食安全戰略下,2022年糧食進口數量有所下降,目前進口數量占2021年七成,但進口金額已經將近2021年全年的九成。
具體分品種來看:
大豆是我國進口的重要品種,占糧食進口總量的六成。1-9月我國進口大豆6904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493萬噸,進口均價高達4409.8元/噸,比去年同期每噸高出900元,同比上漲25.8%。
玉米是近年來進口數量第二多的糧食品種,在進口數量不斷增多的同時進口成本也在增加。1-9月我國進口玉米1846萬噸,比同期減少四分之一,但是進口均價高達2205.2元/噸,突破2000元/噸,比去年同期(1801.6元/噸)每噸高出400元,同比上漲22.4%。
我國小麥進口量減價趨勢增同樣非常明顯。1-9月我國進口小麥比去年同期減少97萬噸,進口均價高達2419.4元/噸,比去年同期(2004.6元/噸)每噸高出414元。
稻米作為我國調劑余缺,改善品質的進口品種,同時也是為數不多的進口金額成下降趨勢的品種。今年我國大米進口數量激增,1-9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505萬噸,同比增長41.1%,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大米進口量,預計10月或將超過532萬噸進口配額。
全球糧食進口成本高漲
目前,在全球糧食貿易系統中,美元持續走強,利率上升,加之全球谷物庫存處于歷史低位,糧食價格高企,越來越多依賴進口的國家正面臨成本上升,而那些面臨糧食危機的貧窮國家更是陷入買不起的困境。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全球糧食進口支出將創歷史新高。
在非洲西部的加納,該國貨幣塞迪兌美元的匯率今年已經下跌了44%,當地進口商憂心不已,已經警告稱圣誕節前食品短缺。
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埃及,自上月初以來約有70萬噸谷物被滯留在該國港口。國內約80%的磨坊已經耗盡小麥,停止了生產,私營面包店紛紛提高了面包價格。
在孟加拉國,其領先的商業集團Meghna采購負責人也表示,由于美元走強,小麥進口成本至少上漲了20%,該公司可能不得不削減俄烏沖突爆發前計劃進口的小麥數量。
巴基斯坦今年遭受洪災沖擊,政府正采取措施防止外匯外流,導致上個月港口堆滿了裝載豆類食品的集裝箱,同時導致國內價格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