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糧和油多多、我的鋼鐵網、武漢國家糧食交易中心 日期:2022-10-31
中國玉米種植面積的變化跟隨國內玉米市場供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從2004年開始,玉米種植面積一直呈現上漲的趨勢,2008年開始實行臨儲玉米收購政策,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幅度更加明顯,到2015年種植面積達到最高,玉米種植面積實現12連增,之后我國開始對臨儲政策實行改革,2016年臨儲政策退出市場,國家政策引導開始調減非優勢主產區的種植面積,從2016年開始種植面積連續5年下降,2020年玉米種植止跌企穩,2021年種植面積恢復性增長,2022年國家一號文件繼續調整政策,由2021年的″兩穩一增″轉變為2022年的″兩穩兩擴″,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使玉米種植面積再次下降。2022年玉米種植面積6.03億畝,較2021年下降0.79%。
分省份來看,由于國家一號文件執行,東北產區玉米種植面積變化較大,其中黑龍江和遼寧面積分別下降8.12%和2.84%,吉林和內蒙古面積分別增加0.6%和0.68%。華北產區種植面積保持穩中有增,山東、河南和河北分別增加0.86%、3.43%和0.49%。
二、2022年中國玉米產量調研
中國玉米產量的變化跟種植面積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2020年玉米市場供需環境發生明顯轉變,臨儲去庫存化完成,市場由前期供應寬松向供需緊張轉變,在玉米收割季之前,東北產區遭受三場臺風的影響,單產水平下降。2021年由于種植面積明顯增加,產量繼續恢復性增長。2022年在黑龍江面積下降,部分地區遭遇連續降雨的共同影響下,玉米產量出現下降,據Mysteel農產品統計,2022年玉米產量2.59億噸,較2021年下降680萬噸,下降幅度2.56%。
三、玉米產量分地區統計
中國不同玉米種植區產量(單位:萬噸)
備注:東北春玉米區:黑龍江、吉林、遼寧、黑龍江;
黃淮海春夏玉米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安徽;
西南春玉米區:重慶、四川、貴州、云南;
西北春玉米區: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
南方丘陵春玉米區: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
從玉米種植帶來看,全國主要玉米種植帶除東北地區減產外,其他地區都呈現增產的局面。2022年東北地區產量下降,主要由于面積下降和天氣影響,2022年產量1.21億噸,較2021年下降7.95%。黃淮海地區種植面積整體增加,河南南部由于干旱減產,山東、河北局部地區由于降雨影響減產,但綜合來看2022年產量8562萬噸,較2021年增加3.88%。西南、西北和南方丘陵玉米種植區產量分別增加0.09%、1.62%和1.39%。
分省份來看,黑龍江、吉林和遼寧都呈現減產的趨勢,減產幅度分別為8.20%、9.56%和17.31%,內蒙古產量微幅增加0.61%。山東、河南和河北產量分別增加4.13%、5.78%和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