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農村經濟 日期:2022-10-13
友好型標簽能促進農藥減量嗎? --來自隨機干預實驗的證據
陳菊慧1, 2 白軍飛1, 2 馬英輝3, 4 周 蒙5
摘要:基于一項隨機干預實驗,本文實證分析了友好型標簽對農藥減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友好型標簽顯著增加了農戶依據農藥標簽兌藥的可能性,并顯著提高了農戶根據標簽信息計算兌藥量的準確性。雖然在平均水平上未發現友好型標簽對降低實際兌藥量有顯著影響,但對不信任農藥零售商的農戶來說,其減量效果十分顯著。這表明,至少對于這部分農戶,通過友好化設計激活“失能”標簽可以顯著減少其對農藥零售商的依賴,從而有利于農藥減量。本文研究對相關文獻中“標簽無用論” 的普遍觀點提出了質疑,認為只注重信息“告知”而不關心接受者認知的標簽管理規范是導致“標簽無用”的重要原因,對農藥標簽進行友好化設計可以提高標簽信息傳遞的有效性。
...
六、結論及政策含義
在信息時代,如何緩解因信息表達不友好造成的信息傳遞低效甚至失效問題,直接關系到能否充分發揮信息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也是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根本要求。本文以農藥標簽為例,采用隨機干預實驗的方法,試圖探索能否通過對農藥標簽的友好化設計,重新激活“失能”的農藥標簽。本文研究有以下主要結論。
第一,友好型標簽能顯著提高農戶依據標簽信息兌藥的可能性和依據標簽信息計算兌藥量的準確性。具體地,接受友好化標簽干預的農戶比對照組的農戶依據標簽信息兌藥的概率提高了 8.1 個百分點;對照組農戶計算的平均兌藥量超出標簽建議量約 51.26%,但易計算的友好型標簽可以使農戶的計算過量度相比對照組下降約 30%,即該友好型標簽的農藥減量效果為 9.30%。由此可見,友好化的標友好型標簽能促進農藥減量嗎? - 142 - 簽設計在幫助農戶根據標簽獲取更準確用藥信息的方面具有不容忽視的顯著效果。第二,友好型標簽在農藥減量中的作用對于不信任農藥零售商的農戶更為顯著,意味著農藥標簽會替代部分農戶對零售商推薦的依賴,進而降低由零售商過量推薦引致的農藥過量使用。第三,除部分農戶外,標簽干預在實際兌藥實驗中并沒有產生平均意義上顯著的農藥減量預期效果。這說明,農戶對標簽信息認知的提升不能及時轉化成實際兌藥行為的改變。一方面,農戶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用藥習慣很難在短期內改變。另一方面,想要徹底激活標簽的信息傳遞功能,還需要深入挖掘制約農戶從認知與信息獲取向實踐行為轉化的內外在因素。只有這樣,從標簽友好化角度規范和降低農藥過量問題的方法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產生實際效果。否則,這種方法就很難在現實中取得預期的效果。
基于以上結論,本文提出四點政策啟示。第一,農藥與農藥標簽管理部門應十分注重對中國傳統農藥標簽的設計改進,高度重視標簽信息的內容與呈現方式,真正讓億萬農民看得懂、認得準、用得到,真正做到用戶友好。不管從實踐操作上,還是從經濟上,這無疑都是十分可行的措施。第二,對億萬農民的常規技能培訓中,要強化農藥標簽培訓,特別是強化與農戶規范用藥密切相關的關鍵信息,以提升農戶的認知能力。第三,重新發揮標簽的信息傳遞作用,就需要對當前標簽管理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為設計友好型標簽創造必要的制度環境,這當然還有很多值得認真研究以夯實科學依據的工作要做,但不改革這些制度,就相當于用合法但不科學的法律、制度限制了科學治理手段創新,必將導致在激活標簽信息傳遞功能的方向上寸步難行。第四,在學術研究與開發中,應鼓勵用更創新的思維探索信息音頻化、視頻化、智能化等更容易被用戶接觸、理解、轉化的設計理念,打破信息傳遞壁壘,提高信息傳遞效率。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友好型農藥標簽設計能夠在規范和降低農藥用量上發揮的作用大小,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最終依據標簽使用農藥的農戶比例。這既取決于標簽本身的友好化水平,也取決于標簽之外對農藥市場流通體系的規制。借助既有的農藥(或一般化的農資)流通與銷售體系,依托當下十分普遍的自媒體工具,低成本地向農戶宣講聽從標簽信息的重要性,可能都是不錯的政策選擇。當然,這需要更深入細致的科學研究作為政策決策的支撐。
(作者單位:1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食品安全政策與戰略研究基地; 2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3江蘇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4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5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