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化新網 日期:2022-09-19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品種更加豐富、品質更加穩定、品牌更具影響力。高溫合金、高性能特種合金、半導體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產品和服務對重點領域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實現更高水平協同發展,質量分級和追溯體系更加完善,制修訂500個以上新產品和質量可靠性提升類標準,全面推動關鍵基礎材料全生命周期標準體系建設。培育一批質量過硬、競爭優勢明顯的中國品牌,產品進入全球中高端供應鏈,市場環境更加公平有序。到2035年,原材料品種供給能力和水平、服務質量大幅提升,達到世界先進國家水平,形成一批質量卓越、優勢明顯、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的企業和產品品牌。
《實施方案》圍繞發展目標,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方面提出9項重點任務。
(一)增品種。一是優化傳統品種結構。加快淘汰低端、性能重疊的類似牌號,推動鋼材、鋁材、水泥等主干品種體系化發展。加快鋼材、玻璃、陶瓷等傳統產品升級換代,挖掘綠色建材、鋁材等消費潛能,不斷提升傳統產品競爭優勢和競爭效率。二是豐富新材料品種。實施關鍵基礎材料提升行動和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動,完善新材料生產應用平臺,優化上下游合作機制,提升高端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強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重大工程的支撐作用。三是發展綠色低碳產品。開展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升級改造,大力發展碳捕捉等節能降碳技術。強化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實施,發布綠色低碳方向鼓勵推廣應用技術和產品目錄,加快建設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
(二)提品質。一是推進全面質量管理。加強質量管理數字化應用,建立健全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機制和質量追溯機制,推進重點產品質量分級評價體系建設。推動質量分級市場化采信機制,支持開展質量標桿典型經驗遴選活動,鼓勵企業制定產品使用說明書。二是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創新人才培育,整合創新資源,促進科技創新和科技創業緊密結合。開展質量提升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應用驗證,強化上下游協同創新和質量管理聯動,形成一批專用工業軟件。加強原材料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創造和儲備。三是優化質量技術基礎。推動建立滿足多層次市場需求和引領質量提升的標準體系,引導企業采用先進標準進行質量自我聲明,開展國際標準對標達標行動,加快我國標準國際化進程。加強原材料產業計量體系和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推動新材料產品、綠色產品認證和技術成熟度綜合評價及示范。
(三)創品牌。一是增強品牌培育能力。強化企業品牌戰略,加強品牌培育和品牌培育體系貫標,建立原材料工業品牌價值評估體系,開展優質品牌試點示范。優化升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5個以上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一流原材料產業集群區域品牌。二是營造品牌良好氛圍。編制重點行業品牌發展報告,加強品牌宣傳。推動優勢企業“走出去”,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增強全球用戶對中國原材料品牌的認同感。三是完善品牌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強化產品研發先期介入、后期服務持續跟蹤改進的服務模式,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引導企業強化品牌服務體系建設,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運營專業服務機構,加強對原材料商標品牌培育幫扶指導。
《實施方案》部署了原材料品種培優、原材料品質提升、原材料品牌建設三項重點工程。
一是實施原材料品種培優工程。通過清理、整合、優化傳統材料標準,重點發展和培育新材料和綠色低碳產品,推動原材料品種優化升級。
二是實施原材料品質提升工程。通過提升基礎材料產品質量、完善重點產品標準體系、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原材料品質整體提升。
三是實施原材料品牌建設工程。通過實施中國原材料精品培育行動、商標品牌戰略,培育和扶持一批原材料企業、產品、區域和商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