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世界農化網 日期:2022-07-20
將在三個月后發布的農藥可持續使用法規將是歐盟第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法律,要求農民減少對農業化學品的使用。然而,歐洲目前正在面臨的一個現實情況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持續沖突嚴重擾亂了歐盟地區的糧食和農業供應鏈,特別是在與前蘇聯接壤的中歐和東歐國家。
奧地利、保加利亞、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等十個國家共同列出了一份減損和例外清單,提出十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達到即將出臺的法律所要求的農藥減量目標,該國也不違法。
十國在聯合聲明表示:″糧食安全和歐盟農業生產的競爭力一直面臨著許多挑戰,這些挑戰由于俄烏戰爭而進一步加劇。″十國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出臺″穩定″和″相稱的措施″對于保護歐洲農民和消費者至關重要。
他們補充說,如果″成員國預見到由于不可預測的原因(如新的蟲害、出現入侵物種或農業結構發生變化)而無法實現2030年減量目標,應允許歐盟成員國改變行動步驟″。
與此同時,英國農業部長George Eustice在支持增加使用生物肥料取代化學肥料的同時,鑒于糧食和飼料價格持續上漲,呼吁放緩英國使用糧食作物生產生物乙醇的步伐。
自2022年3月俄烏沖突以來,由于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等東歐國家的化肥廠一直處于閑置狀態。消息人士稱,烏克蘭的糧食和種子供應被劫持并在全球市場上轉售。
根據新的立法,歐盟還將考慮禁止在公園、游樂場或自然保護地等區域使用農藥,這將影響草甘膦等的使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傳統活性成分都能被生物制品有效取代,為此,歐盟委員會建議,隨著其他產品被淘汰或禁止使用,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里,農民應更多地采用提倡生物和傳統活性成分混合使用的有害生物綜合防治(IPM)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