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 日期:2022-02-08
《規劃》提出,到 2025 年,農藥產業體系更趨完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對農業生產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生產集約化。 推進農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大中型生產企業。 到 2025 年,著力培育 10 家產值超 50 億元企業、50 家超 10 億元企業、100 家超 5 億元企業,園區內農藥生產企業產值提高 10 個百分點。
--經營規范化。 重點在糧食、蔬菜、水果、茶葉優勢產區,打造農藥標準化經營服務門店 1 萬家,大力推行開方賣藥、臺賬記錄、追溯管理等規范化經營服務。 到 2025 年,力爭 50% 的農藥經營門店實行標準化經營服務。
--使用專業化。 加強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技術普及,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著力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不斷提高農藥利用效率。 到 2025 年,三大糧食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 45% ,持續推進化學農藥減量使用。
--管理現代化。 構建國家農藥數字監管平臺,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監管服務。 健全管理制度,改善工作手段,形成上下一體、運行高效、支撐有力的現代化管理體系,全面提升農藥監管服務能力和水平。
《規劃》強調,“十四五” 時期,圍繞農藥產業發展的新目標,著力構建現代農藥生產體系、經營服務體系、安全使用體系、監督管理體系、研發創新體系。
● 建現代農藥生產體系。優化生產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調整產品結構;推行綠色清潔生產。
● 規范農藥經營服務體系。優化經營網點布局;規范互聯網農藥經營;推進標準化門店建設。
● 完善農藥安全使用體系。推進化學農藥使用減量化;推進農藥使用專業化;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
● 健全農藥監督管理體系。強化信息化數字化;強化風險監測評估;強化檢驗檢測支撐;完善技術標準體系
● 建立農藥研發創新體系。加強綠色農藥研發;加強創制能力建設;完善創新機制。
在優化生產布局中。《規劃》要求,根據國家級、省級化工園區(工業園區)總體布局,引導農藥企業入駐符合產業定位、依法依規開展規劃環評的合規園區,發揮園區區位優勢和產業鏈優勢,促進產業做優做強,加大退出高風險、高污染產能的力度,控制過剩產能。東部沿海地區,穩定化工園區農藥發展,適度擴大優勢園區規模,重點發展化學農藥創制生產,淘汰落后產能。中西部地區,強化對入園農藥項目的綜合評估,嚴把生產許可關。優先發展生物農藥產業和化學農藥制劑加工,適度發展化學農藥原藥企業。在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重點江河湖泊等環境敏感區,從嚴控制農藥生產項目建設。
《規劃》要求,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合作,加強指導和協調,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農藥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優化農藥產業發展環境;健全農藥產業發展投入支持保障機制,拓寬投資渠道;建立健全農藥監管服務體系,理順農藥監管職能,建立一支懂政策、懂法規、懂業務的農藥監管服務隊伍,全面提升監管服務能;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結合農藥產業發展中資源、生態、環境等因素,引導企業加強新增產能、新設生產企業的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污染排放、風險防控等方面的評價管理,上下聯動、部門合力推進規劃落實,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夯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促進農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農農發 〔2022〕3號-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