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化工網 日期:2021-09-13
中化新網訊 9月7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高,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規劃》指出,“十三五”以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顯。化肥農藥持續減量,連續4年實現負增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穩步提高,產地環境明顯改善。
《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取得明顯進展。其中,產地環境質量明顯好轉。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高,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減排固碳能力明顯增強。主要農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大幅降低,農業減排固碳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不斷增強,農業用能效率有效提升。
根據《規劃》,“十四五”農業綠色發展主要指標中的產地環境指標要達到: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從2020年的40.2%,提高到2025年的43%;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從2020年的40.6%,提高到2025年的43%;廢舊農膜回收率從2020年的80%,提高到2025年的85%。
《規劃》在“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提升產地環境保護水平”一章中,重點提到要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首先要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一是技術集成驅動,以化肥減量增效為重點,集成推廣科學施肥技術。在糧食主產區、園藝作物優勢產區和設施蔬菜集中產區,示范推廣緩釋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改進施肥方式。二是有機肥替代推動,以果菜茶優勢區為重點,推動糞肥還田利用,減少化肥用量,在更大范圍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三是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培育扶持一批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肥料統配統施社會化服務。鼓勵農企合作推進測土配方施肥。
其次,推進農藥減量增效。推行統防統治,扶持一批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提高防治效果。推行綠色防控,在園藝作物重點區域集成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新型高效植保機械,支持創制推廣噴桿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先進的高效植保機械,提高農藥利用率。推進科學用藥,開展農藥使用安全風險評估,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新型農藥,逐步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構建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一批智能化、自動化田間監測網點,提高重大病蟲疫情監測預警水平。
此外《規劃》還強調要加強白色污染治理。如推進農膜回收利用,促進廢舊地膜加工再利用;推進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如嚴格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合理處置肥料包裝廢棄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