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21-06-28
推進農業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中化新網訊 6月24~25日,第十屆全國農化服務工作年會暨2021實施精準服務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高峰論壇在廣西桂林召開。會上,《“十四五”期間農化服務工作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強調今后5年要在“雙碳”目標及適應農業現代化新目標、鄉村振興新部署及農村改革新實踐的前提下實施精準農化服務,推動傳統農化服務更接地氣,推進農業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農化服務辦公室副主任李光介紹,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十四五”期間農化服務的發展方向要立足“三農”,加強一二三產業融合,實施對農業全產業鏈的全過程服務;立足農化企業,實現全方位服務;立足農戶需求,實施一攬子解決方案;立足深入田間地頭,實施一站式服務;立足自身建設,打造多元立體型服務體系。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明確了今后5年農化服務的主要目標,即實施“4132”工程。“41”是指重點培育產值100億元以上的農化生產、流通企業100家;推出全國農化服務中心掛牌單位100家;推出農藥經營服務示范企業100家;聯系縣級農化服務機構100家。“3”是指每年推舉具有行業特色的30項國家級和行業級農化服務管理創新成果。“2”是指每年培育推介20名全國農化服務先進個人。
征求意見稿還明確了10項主要任務,包括開展一站式新型農化服務、構建現代農化產業體系、打造綠色興農生態鏈、支持農化高新技術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指導農民科學用肥用藥、擴展農業服務體系等。
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兼農化辦副主任孫偉善指出,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農化服務當務之急是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從源頭上做好自身環保工作。要強化安全保障措施,制定污染防治計劃,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二要搶抓機遇,找好定位。農藥、化肥、生物化工、植物生長劑、土壤調理劑等精細化學品領域,要做好“補短板”“增強項”,同時推動氮肥、磷肥、農膜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要依靠創新,抓牢企業發展生命線。農化企業要用先進技術和產品提升傳統產業,淘汰落后產能;用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突破來大力發展功能性新型生物肥料和清潔、高效、無毒安全為導向的綠色農藥;加快“兩化”深度融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5G、區塊鏈等技術,提升管控智能化水平。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處長李建軍談到,未來肥料應向高效化、液體化、緩效化、全營養化、功能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因此,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成為必然手段,這將倒逼我國化肥生產使用全面推行綠色化。化肥行業未來的主要工作應以綠色消費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降低資源開發強度,減少各環節投入品使用,減少污染物產生,構建原料、制造、產品、流通、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肥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