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21-04-23
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和農膜回收
4月20日,記者從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了解到,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實施方案(試行)》。其目標是到2025年,重點區域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農業生產布局進一步優化,化肥農藥減量化穩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成效明顯,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和工作機制基本建立。
《方案》統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以化肥農藥減量化等為重點內容,以防控農業面源污染對土壤和水生態環境影響為目標,以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為重點,在環境敏感區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方案》提出了三項主要任務。一是深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其中,在種植業面源污染突出區域,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推進“源頭減量-循環利用-過程攔截-末端治理”工程,深入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以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利用為主攻方向,建立一批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打造產業化利用典型模式。持續推進農膜回收行動,以標準地膜應用、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強化農膜回收利用示范縣建設,健全回收網絡體系,試點農膜區域性綠色補償制度,加快可降解農膜應用示范,著力解決農田“白色污染”問題。
二是完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機制。要健全法律法規制度,包括制修訂肥料管理等對農業面源污染有重大影響的法律法規。加強化肥農藥生產經營管理和使用指導,推動精準施肥、科學用藥等。還要完善標準體系,同時要建立多元共治模式,引導農戶使用綠色高效的肥料農藥。
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督管理。如開展農業污染源調查監測,包括完善化肥農藥使用量調查核算方法,逐步摸清化肥農藥使用變化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