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錢普貴 來源:南方農村報 日期:2012-08-08
去年華星化工草甘磷原藥產量是1.3萬噸,僅占全國總產量的4%。國內農藥行業,尤其是草甘膦產業,經歷了三年多的持續低迷期,一些較小的生產企業逐步退出。今年以來,國內外草甘膦消耗量穩步增長,價格穩步上升,公司迫切需要大量資金迎接行業復蘇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但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近年來外資農化企業高歌猛進,國內規模比較大的農資企業放緩了并購步伐。華星化工產品包括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三大系列,其中草甘膦是主導產品,約占公司總產50%,其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有較大影響。此次注資,華星化工雖然解決了短期資金短缺問題,資金實力增強了不少,但仍要面臨管理、技術、市場等問題。與此同時,作為曾經的出口型企業,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華星化工逐漸轉為內銷型企業,做國內制劑,且并購了江陰凱江農化有限公司,欲轉型殺菌劑等制劑,但進展緩慢。
2008年以來,華星化工的業績一直不太樂觀。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公司實現凈利潤1.72億元,2009年公司凈利潤僅剩492萬元,2010年更出現虧損,2011年公司扭虧為盈,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獲得政府補助7500萬元。另一方面,公司創始人也持續減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從此前的14.47%銳減至2010年末的6.88%,并在2011年初將其所持有的剩余股份轉讓給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