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黃超 來源:中農立華 日期:2012-09-10
“真佩服你們的小伙子,我們沒發現的蟲子全被他們找到了,太陽那么毒,到現在一直就沒休息過,現在年輕人能這么干活的太少了?!?149團負責試驗示范的李科長說。
2012年8月, 技術人員首先來到示范棉田進行棉鈴蟲田間調查。在向農戶了解了示范田的基本情況后,選取了10個調查點,每個點選取30株棉花開展調查。棉鈴蟲危害棉花一般在花和果實上,葉片上很少見,調查時需把整株棉花的花和鈴的萼片撥開,看里面是否有蟲。經過技術人員頭頂烈日近8個小時的工作,終于掌握了示范田的棉鈴蟲發病情況。隨后技術人員又為當地農戶配制母液并裝罐攪拌,現場觀察了噴霧效果。棉鈴蟲在黃河流域棉區、長江流域棉區受害較重。近年來,新疆棉區也時有發生。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種。棉鈴蟲是棉花蕾鈴期重要鉆蛀性害蟲,主要蛀食蕾、花、鈴,也取食嫩葉。 該蟲是中國棉區蕾鈴期害蟲的優勢種,近年為害十分猖獗。當棉田棉鈴蟲百株蟲率一代為5~10頭、二代為15~20頭、三代25頭時可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以挑治為主,嚴禁盲目全面施藥。棉鈴蟲卵孵化盛期到幼蟲二齡前,施藥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頂部嫩葉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僅噴棉株頂部,三、四代卵較分散,可噴棉株四周。
調查結果和噴霧效果得到了當地農戶和149團領導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