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王燦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7-21
2015年,是中國農藥行業深入發展的關鍵之年,單從資本市場和新上市企業來說,不斷注入的新鮮血液使行業實力得以增強;多家農資電商成立、發展、宣傳推廣,以及二維碼政策的即將推廣,帶動了行業向信息化邁進的步伐,不論公眾對于農資電商未來發展的褒貶如何,從行業進步的角度來講,農藥行業正在與其它任何一個行業一樣,加速朝向現代化、信息化、多元化和網絡化大步前進。
今年上半年的中國農藥行業,雖然各種利好因素不斷涌現,但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導致行業整體上呈現低穩運行的態勢。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農藥價格指數(CAPI)整體保持在81.0-85.0之間,較去年同期下跌顯著,最大跌幅達20.05%;進入淡季,不少廠家紛紛進入停工檢修階段,從統計企業來看,5、6月份停工企業數較前4個月明顯增多,最直觀的體現在月產量有所減少;6月,農藥價格指數(CAPI)跌至今年上半年最低值,為81.39,環比下跌1.22%,同比下跌18.20%。
今年上半年,農藥及各大類價格指數(CAPI)運行態勢如圖1。從該圖中可以看出,除草劑價格指數(CAPI)整體在73.0-79.0區間內浮動,始終處于各類的最低水平,其中6月份達最低值,為73.10,環比下跌1.00%,同比下跌26.50%。除草甘膦外,2,4-滴、百草枯、乙草胺和莠去津等多種除草劑原藥產品成交價格有所回落,隨著步入高溫時期和需求淡季,除草劑類產品市場交投清淡,需求減弱,價格走低態勢顯著,預計后市除草劑市場將繼續維持低穩態勢運行。
圖1 2015年上半年中國農藥價格指數(CAPI)運行情況
今年上半年,農藥原藥產品成交價格始終在較低的價格區間內浮動,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除草劑草甘膦,由于前期市場抬價和供需預測不足,草甘膦在經歷大漲大跌之后始終“萎靡不振”,不少廠家已經接近成本價生產乃至更低,今年上半年平均加權成交價格為1.96萬元/噸,較2013年最高值(4.06萬元/噸)下跌51.72%,較去年上半年均值(3.08萬元/噸)下跌36.36%,在很大程度上拉低除草劑價格指數。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草甘膦價格指數始終保持在58.0-62.0之間,圖2為近三年來草甘膦價格指數變化趨勢圖。從該圖中可以看出,2013、2014年是草甘膦市場活躍和增長的重要時期,尤其是自2013年7月開始,市場多重作用的快速推動促使草甘膦成交價格“暴漲”,體現在價格指數上即快速增至126.48(2013年10月),增長了22.74個百分點;隨后不斷回落,在接近成本底線時保持穩定運行,市場亦低迷運行。
圖2 草甘膦價格指數
從圖1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殺蟲劑價格指數(CAPI)整體運行較穩定,呈現先漲后跌態勢,浮動區間為90.0-96.0,其中4月份達最高值,為95.98;從殺蟲劑產品來看,敵百蟲、毒死蜱、馬拉硫磷等產品成交價格變化相對較顯著。6月份,殺蟲劑價格指數(CAPI)為91.59,環比下跌1.60%,同比下跌6.19%。
相較于除草劑和殺蟲劑產品來說,殺菌劑產品不論從市場規模還是價格上來說,都是最為穩定的。今年上半年,殺菌劑價格指數(CAPI)繼續保持平穩的態勢運行,整體浮動區間在96.0-100.5之間,其中3、4月份有所下跌,呈現出先跌后揚態勢,這從圖1中亦得以體現。6月份,殺菌劑價格指數(CAPI)持續上漲,達100.04,環比上漲1.61%, 同比下跌1.25%。
種類 |
6月價格指數 |
環比(%) |
同比(%) |
農藥 |
81.39 |
↓ 1.22 |
↓18.20 |
除草劑 |
73.10 |
↓ 1.00 |
↓26.50 |
殺蟲劑 |
91.59 |
↓ 1.60 |
↓ 6.19 |
殺菌劑 |
100.40 |
↑ 1.61 |
↓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