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4-30
有關農藥生產企業:
近年來,由于行業監管不到位,企業依法生產意識薄弱,加上地方保護主義的庇護,致使一些不具備農藥生產資格的企業,受利益驅使,趨利忘義,未辦理任何法定手續即從事農藥生產。這些無良生產企業,規避政府監管、逃避環境責任、隱匿非法生產行徑,不但擾亂行業秩序、造成惡性競爭,更是踐踏法律法規的尊嚴、挑戰政府威信,其違法生產行為嚴重侵犯了合法生產企業權益,也對我國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構成了嚴重威脅。
農藥的生產和使用同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及農業豐收密切相關。“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國乳制品行業遭遇滅頂之災,其影響所及遠超過以往任何一次食品安全危機。作為同為與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農藥行業,反思其警示和教訓,意義深刻。我們必須引以為戒,加強行業自律,懲處害群之馬,才能使農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此,我們呼吁:
吁請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加強監管,嚴格執法,以殺蟲劑吡蟲啉、啶蟲脒、殺菌劑百菌清、除草劑二氯喹啉酸等品種為試點,依據有關農藥管理法律法規對違法生產進行清理,依法查處違法生產嚴重、違法事實確鑿的企業,切實規范和維護我國農藥生產和經營秩序。
強化對辦理農藥登記、農藥生產許可時企業提供的“農藥原藥來源證明”的核實和備案管理。如發現造假、買賣“證明”、或采購原藥廠家同提供備案“證明”不符,依法對相關企業及責任人予以嚴厲處罰。
農藥制劑加工企業,切勿貪圖一時之利,從無證企業采購原料。 這種買假販假的行為不僅會因擾亂市場秩序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懲處,潛藏安全隱患的原料更會使其為之付出高昂代價。
奉勸無證、造假企業,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懸崖勒馬,及時收手,在規范完善相關手續后,或許還有獲得行業認可的機會,如若一意孤行、繼續違規生產,我們將報請相關政府部門,嚴厲打擊,依法取締,以凈化行業經營環境。
發出倡議企業名單:
吡蟲啉、啶蟲脒生產企業:
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省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
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
南京紅太陽集團有限公司
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華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豐山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海利爾藥業有限公司
沙隆達鄭州農藥有限公司
百菌清生產企業:
江蘇新河農用化工有限公司
江陰蘇利化學有限公司
利民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大成農藥股份有限公司
二氯喹啉酸生產企業: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新沂中凱農用化工有限公司
江蘇綠利來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