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1-10-24
俄羅斯特殊農藥市場市值約為2.18億美元, 雖然這個領域大都由本地供應商和非專利農藥商把持,但是用戶們接受新產品新劑型的時機已經成熟,這也給予那些在技術,研發上遙遙領先的跨國公司不小的機遇,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有助于它們在這個市場取得成功。
這個市場上雖然由非專利農藥商把持, 隨著用戶消費要求的提高,跨國公司的品牌產品必將以良好的安全性和出色的性能更加被青睞,加之它們強大的制劑開發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必然能勝出僅以廉價為優勢的非專利農藥商。
俄羅斯也在從政府高度控制的計劃經濟向自由市場經濟過渡,在害蟲控制用品的市場管理環節上出現了部分真空,導致很多產品未經注冊就流向市場,甚至可以不按標簽用途來使用,而那些從印度和中國進口的非專利產品和仿制品在效力上顯然無法和來著跨國公司的品牌產品相抗衡,這也是跨國公司們的制勝之處。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政府也在加強農藥領域管理, 通過打擊偽劣產品來加強對專利品的保護,對登記等程序也提高了要求,使得一些非專利產品在登記環節就早早出局,農藥登記成本巨大并且十分困難,這也是非專利農藥商和跨國公司市場前景的分水嶺之一。
除了政府加強農藥管理之外,一些跨國公司也在加強市場服務能力, 加強信息溝通來保證產品的可靠性, 如拜耳作物科學就在其公司網站上提供鑒別信息,幫助用戶識別仿冒產品,還提供熱線電話,收集那些購買了仿冒產品的用戶的投訴等。
然而,這個市場中的某些領域仍舊通過“軟環節”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如工業植被領域,每年政府僅同有關系的供應商以極低的價格簽訂產品供應合同,隨著這些領域的細分市場伴隨俄羅斯整體經濟的增長,也給那些高效,技術含量高的專利產品帶來了發展機遇。
整體而言,這個市場是指控的期待的,在經濟現代化的進程中, 越來越多的俄羅斯消費者希望能使用到來自西方的產品,這給了在研發上擁有先天優勢的跨國公司利用新原藥新產品來開啟這個市場大門的機會,非專利農藥商僅僅只靠那些“靠得住”的配方來爭奪市場,也給了更善于革新并且時刻洞悉市場變化的跨國公司不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