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方琳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1-08-31
殺蟲劑:突破抗蟲轉基因作物重圍,另辟小眾市場
雖然蘇云金芽孢桿菌系列抗蟲轉基因作物在市場上迅速擴張,但殺蟲劑的前景相對光明。用組合化學方法得到的第一個產物是氟蟲酰胺,它雖然是用舊的方式尋找到的,但卻從公司以市場為基礎的篩選標準中的優勝者,并于2008年進行了首推,僅僅經過了三年,就實現了單年度4億美元的銷售額。氟蟲酰胺是一個鄰氨基苯甲酸雙酰胺類化合物,對包括切根蟲,葉蟲,天蛾等鱗翅類害蟲具有全新的作用機制,作用于害蟲體內的尼魚丁受體,這個受體調節體內的鈣離子來控制肌肉收縮,當被抑制時,離子通道處于開啟狀態,使得鈣離子被消耗一空,害蟲因此停止進食,之后癱瘓死亡。由于它能防控主要蟲害,作用機制新穎,并且屬于新一類型的農藥,并且很早就得到了反饋——這是一個值得杜邦進行投資的產品。從農藥管理人士的立場上看,它也是一個杰出的產品,它能以比普通殺蟲劑少的多的劑量殺死害蟲,極高的選擇性也意味著它對食肉類和寄生類益蟲的損害相對較小,而且因為它和其它產品作用機制不同,更適納入防控程序來阻止害蟲產生病害。權威咨詢機構也認為它是處理鱗翅類害蟲的最佳產品,杜邦也因此為它謹慎尋找市場并進行運作以期獲得最大的利益。這也是自轉基因作物興起后,在以市場和研發為主導的方式之間進行轉變的成功案例。過去,殺蟲劑最大的市場是棉花作物,但現在在棉花上防控鱗翅類害蟲的重任落在了轉基因抗蟲棉的肩上,因此,杜邦瞄準了水果和蔬菜市場。
陶氏益農的彈藥庫里同樣也有一款全新機制的產品sulfoxaflor(氟啶蟲胺腈,砜蟲啶)來對付害蟲抗性,在成功啟動擴產計劃后,陶氏計劃在2012年,面向棉花和水果市場推出這個產品,來應對刺吸口器式害蟲,抗蟲轉基因作物往往對這類害蟲無能為力。而這個磺酰亞胺類產品作用于害蟲的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雖然也有其它的殺蟲劑作用于這些受體,但陶氏聲稱這個產品還是有著與眾不同的機制來應對那些產生抗性的害蟲,陶氏的算盤是,由于生物防控方法的缺失以及蟲害抗性問題,這個產品預計會為公司帶來20億美元的收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