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3-14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學教授馮培恩說,我國是世界第一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單位面積化學農藥的平均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2.5~5倍,每年遭受殘留農藥污染的作物面積達12億畝。農藥殘留超標已成為我國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他建議,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遏制農藥殘留超標,確保食品安全。
市場管理混亂導致控制難
馮培恩說,一份針對我國近幾年出口食品不合格原因的調查報告顯示:微生物超標是食品不合格的首要原因,農藥殘留超標則位居第二,占不合格產品的23%。“可見,農藥殘留超標是我國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國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已嚴重危及人們的健康。
馮培恩說,針對農藥殘留問題,我國已采取了多項應對舉措,但是農藥殘留超標至今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他認為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國農藥產量高,利用率低。
“我國登記的農藥產品有27000多個,年產量190萬噸,居世界第一,且其中化學農藥的比重過高,而農藥利用率只有30%,比發達國家低10%~20%。”他說。
此外,我國現有農藥生產企業2600多家,農藥經營單位60余萬個,大部分經營網點分布在鄉村市場,以個私企業為主,規模較小,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缺乏對用戶良好的指導,缺乏對高毒農藥使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建立農藥經營許可證制度
馮培恩說,要解決農產品農藥殘留高問題,首先要優化農藥生產結構。要加快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品種,加快創新、開發和推廣高效、安全、環境友好和低殘留的農藥產品。
“政府要給高效安全低殘留農藥的生產企業以一定的稅收減免。”他說,同時建立安全高效農藥專項扶持基金,專項扶持基金用于安全高效農藥的技術研發、推廣等。
要建立農藥經營許可證管理制度,規范農藥市場經營秩序,并在網上公開農藥殘留目錄,加強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建議政府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專門設立一個 “農藥殘留網”,編制農藥殘留目錄和嚴格禁止銷售使用的劇毒、高毒農藥目錄,并即時進行網上公示和宣傳,內容要及時和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