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公司公告 日期:2024-02-02
一、請簡單介紹下農化行業的目前現狀?
答:根據中國海關 2023 年 1-12 月份統計數據,有如下信息分享:
1、海關編碼 3808 項下的出口數量同比來看,2023 年全年出口數量已經同比上升 10.53%,說明全球市場對于農化產品的剛性需求依舊,市場需求整體已經恢復正常。
2、海關編碼 3808 項下的出口總金額同比來看,2023 年全年出口美金金額已經同比下降 30.31%,總出口金額受產品出口價格下行而下降。
3、海關編碼 3808 項下的出口平均單價從 2023 年 1 月的 USD4.44/Kg呈現逐月下降,12 月的出口平均單價為 USD3.00/Kg,全年平均單價為USD3.34/Kg(2022 年全年平均單價為 USD5.30/Kg,2023 年全年出口平均單價同比下降 36.98%)。
4、從海關編碼 3808 項下的出口平均單價來看,目前出口的平均單價居于歷史低位,說明供給端受困產能過剩,價格競爭激烈而依舊處于持續磨底階段。
二、為何大部分農藥原藥產品價格依舊在不斷探底持續下行,主因是需求清淡?還需多久行業才能走出周期低谷?
答:1、大家都是知道 2022 年全行業受供應鏈不暢影響均超量采購,而即便如此,2023 年中國農藥全年出口數量同比依舊上升,可以看出全球對于農藥的剛性需求依舊,且市場整體需求并不清淡且依舊處于溫和增長趨勢。
2、目前大部分農藥原藥產品價格依舊在不斷探底持續下行的主因是供給端產能嚴重過剩。農藥行業稍微有點規模(全球市值超過 5000萬美金)的原藥品種大約 250 個左右(有一定市場規模的品種數量有限),而中國合規的原藥制造企業就有大約 750 家(還未計算印度、歐美制造商)。國內的大部分企業都很勤奮,都很持續奮斗,但是大家都還是習慣在自己熟知的能力圈內去開展工作,具體表現在,在過去幾年的行業景氣周期獲利頗豐之后,也都習慣聚焦并思考:該篩選哪個品種作為未來的投資項目呢?這必然導致往往一個還有點規模的品種往往同時被很多企業看上并都在快馬加鞭,而在快要完成該產品的項目投資之時才發現原來還有其他那么多企業關注并也是幾乎同時在投資該項目啊!這種同一品種的重復投資導致了目前供給端大部分原藥品種都嚴重的產能過剩。
3、結合相關信息,2024 年國內原藥制造端可能比 2023 年進一步下滑,估計內卷的更加厲害。2023 年可能只是行業嚴重內卷的開始,預計這種內卷持續的時間不會短,估計會持續 2-3 年,并且這種卷最終可能是伴隨不少玩家認輸退出才可能停止,不少產品的產能過剩之嚴重超過想象,不少產品的價格也不斷探底且突破大家歷史上的認知。我們預見未來 2-3 年大多數原藥產品持續在歷史谷底惡性競爭的局面還將持續。
三、目前終端市場庫存水平情況如何?市場端不同公司的庫存水平咋樣?
答:1、根據各目標國的信息反饋,全球農化品的重要市場除了美國的庫存水平依舊偏高外,預計美國市場的庫存水平能基本滿足 2024 年上半年的需求。其他重要市場諸如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庫存已經處于合理水平,當然不同品種之間可能會呈現有的品種庫存偏高,有的品種庫存偏低。
2、市場端不同公司的庫存水平:整體來說,跨國公司的庫存水平偏高;原研公司的庫存水平更顯偏高;原研公司的專利產品庫存更顯偏高。
3、市場端渠道中經銷商現在都傾向維持低位庫存,甚至追求零庫存。這給處于各重要市場供給端的農化公司的供應鏈和庫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司也應此變化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應對,包括:在產品成本低位時提高重要市場端當地庫存量;在重要市場就重要活性組分和國內優勢生產商結盟推廣業務代理,海外倉等形式的合作探索。
四、公司 2024 年 Model C 業務的規劃如何?
答:1、根據公司戰略規劃,在更多國家推進 Model C 的構建實施和業務成長依舊是公司在 2024 年的首要工作內容。
2、在總結 2021-2023 年期間不少國家推進 Model C 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公司確定了 2024-2025 年期間新建 Model C 的國家重點將在墨西哥、哥倫比亞、南非、澳新、阿根廷、美國等重要市場展開。
3、通過在更多國家推進 Model C 的構建實施來提高 TO C 業務占總營收的比重和提高毛利率、凈利率。
五、公司對于 2024 年以及未來的業績預測?
答:1、公司剛完成 2024 年度各目標國業務目標的確定工作,根據各目標國業務目標的預測,2024 年公司營收和利潤均將呈現健康穩定增長態勢。
2、始于 2022 年四季度的大部分產品價格走入大幅度下行通道,全球頭部企業的市場格局正發生著較大的變化,頭部企業也都在紛紛調整各自的發展戰略,我們認為這給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積極成長帶來了較好的窗口機遇,公司也將抓好這一窗口機遇積極進行全球各市場的業務拓展,更快提升公司在全球的市場份額。
六、國內不少原藥品種產能已經嚴重過剩,公司對于原藥項目的投資規劃有調整嗎?
答:1、目前幾乎所有農藥原藥品種的產能都嚴重過剩,除非有真正的跨越性的技術突破,原藥生產商在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都將遭遇內卷,故而我們堅持技術不先進堅決不投資,不具備競爭力堅決不投資。
2、我們目前對于原先規劃的原藥項目的投資均堅持上述原則嚴格進行逐一評審,嚴格把控最后的投資決策關。相關項目的投資也都因此而放緩了實施的節奏。
3、公司也將與 2024 年 6-7 月展開的下個五年戰略規劃研討會上就此進行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