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農藥市場信息 日期:2023-08-10
線蟲門是動物界數量最多的門類之一,種群數量僅次于昆蟲。據統計大約有50多萬種,其中被認知和描述的有2萬種。植物病原線蟲90%寄生在植物根內或根際土壤中--植物的根系、地下莖、鱗球莖等最容易受到侵害。線蟲喜歡透氣性好和透水的土壤環境,繁殖能力較強,能隨著種子、土壤、農機具和流水等進行傳播,給植物生長造成極大的損害。
在世界范圍內,植物線蟲每年造成近18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排在損失的前4位,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約680億美元;番茄、葡萄、山藥、香蕉線蟲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73億美元。其他作物,如大豆、烤煙、黃瓜、大姜、甜瓜、辣椒、甜菜、山藥、蘿卜、花生、獼猴桃、花卉、人參、花旗參等作物上的線蟲也給廣大種植戶帶來較為嚴重的損失。我國每年因線蟲造成的損失也高達500多億美元(高丙利,2021)。
研究表明,我國根結線蟲引起的作物損失90%的主要是以下5種根結線蟲:南方根結線蟲、爪哇根結線蟲、花生根結線蟲、北方根結線蟲和象耳豆根結線蟲。國內線蟲危害劃分為6個等級,除西藏、內蒙古外,連新疆區域線蟲危害也已到了中等危害程度。其中,山東、云南和廣東線蟲危害最為嚴重,廣西、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等地區的根結線蟲也成了次重危害。目前,線蟲危害在我國呈現四大特點:一是危害范圍逐步擴大;二是危害程度越來越嚴重;三是線蟲抗性越來越強;四是種植戶防治難度越來越大。據權威部門估算,僅山東濰坊地區線蟲市場容量就高達3-5億元,全國市場份額達20億左右,并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線蟲防治措施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如高溫悶棚,是利用夏季休棚季節,通過覆蓋地膜、澆水和翻地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使大棚里10cm地溫達到55℃,并持續10分鐘以上將線蟲殺死。再如冷棚凍地,利用春冬地溫降到-5℃,拆掉地膜,深翻土壤,凍死線蟲及部分蟲卵。
生物防治,國外生物制劑控線蟲正在快速推廣,如信息素-誘導線蟲離開宿主細胞,向更深層次土壤移動。解淀粉芽孢桿菌、淡紫擬青霉內寄于線蟲卵,也能侵染幼蟲和雌蟲;博落回提取物、印楝素植物源化合物能防治穿孔線蟲、劍線蟲等部分線蟲種類。該類生物菌劑或植物源防線蟲安全好,但防效較慢。
化學防治,土壤熏蒸類有氯化苦、棉隆和威百畝等,速效性較好,但對土壤和環境有一定負面作用;噻唑膦和阿維菌素目前占據了防控線蟲的半壁江山,但目前又陷于競爭白熱化的價格戰困惑;而氟烯線砜作為新推出的防線化合物還處在各地推廣摸索階段。
截止目前,殺線蟲登記產品總數有390多個,有效成分登記數量34個,其中阿維菌素和噻唑膦占比超過60%。近年來,新登記的線蟲證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登記作物涉及蔬菜、林木、經濟作物、水果、大田及特色小宗作物共計25種,懸浮劑等環保劑型的登記在逐年增加。
面對線蟲災害″頻發、暴發、毀滅″的困境,如何進行線蟲產品和相關病害防治方案布局,及時高效解決種植戶的線蟲防控痛點,已經成為行業的當務之急。
近年來,拜耳作物科學研發的一款具有全新作用機制的化合物氟吡菌酰胺因其全新作用機理--抑制琥珀酸脫氫酶活性、干擾線蟲呼吸作用,導致線蟲細胞中能量(ATP)很快耗盡而死亡,在土壤中可以緩慢而均勻地分布在根際周圍,能更加有效保護根系免于線蟲危害,具有防效卓越、持效期長的特點,而深受廣大種植戶的青睞,已快速成長為線蟲防控領域的領導品牌。同時,因氟吡菌酰胺作為防線蟲用途上國內專利保護期要到2028年,而成為國內生產企業廣泛關注和追捧的線蟲防控稀缺資源。
陜西先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5%阿維.氟吡菌酰胺懸浮劑混配制劑也因其阿維菌素與氟吡菌酰胺″1:1黃金組合″配比而獲得了拜耳國內首家登記授權,并且該混劑在黃瓜根結線蟲的登記已獲公示;另據查詢該混配技術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2022100980625);此外,相比眾多防治線蟲的產品,5%阿維.氟吡菌酰胺懸浮劑性價比更高,也更安全環保。因此,該公司5%阿維.氟吡菌酰胺懸浮劑在未來的根結線蟲的防控領域將發揮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并已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