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22-09-27
該基地總投資達100億歐元,是巴斯夫迄今為止最大的投資項目。基地建成后,將成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生產樹立典范。那么,在基地建設和生產中,巴斯夫會使用哪些智能技術和環保技術?項目首套裝置對中國相關市場和巴斯夫有何意義?對于這些外界關注的問題,巴斯夫特性材料部總裁雍萬霆、特性材料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鮑磊偉進行了解答。
依托先進理念和科技
對于巴斯夫湛江一體化項目,雍萬霆非常自豪。他說:“湛江一體化基地首套裝置的投產具有里程碑意義。首套裝置采用了先進的智能生產制造理念和科技。除此之外,它將是實現100%可持續生產和綠色生產的楷模,是第一批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裝置。”
雍萬霆介紹,湛江基地首套設備生產的第一批商業產品已經交付給客戶。目前,湛江基地的首套設備用的是先進技術,包括自動包裝、高科技的控制系統、自動引導車等,創新技術的應用使得裝置擁有更高的運營效率和更強的生產力。湛江一體化基地還有一個智能實驗室,可以支持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流程。
湛江一體化生產基地使用100%可再生能源進行供電和供能。不僅是湛江,所有特性材料部的裝置在中國的工廠都將在今年年底之前使用可再生能源。這些行動將減少2/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且主要將是在生產方面。
與創新源泉站在一起
鮑磊偉介紹,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市場,也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過去幾年里,電動汽車市場的技術一直在最前沿發展。在巴斯夫看來,就是要堅定不移和客戶站在一起,和供應鏈、產業鏈站在一起,和創新的源泉站在一起。
鮑磊偉介紹,依托湛江一體化基地,巴斯夫將幫助華南地區的客戶以更加高效、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方式,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基地將有助于推動廣東的產業轉型,并服務該地區多個行業的客戶。此外,該基地還將填補高質量化工產品供應的空白。以汽車行業為例,湛江一體化基地首套裝置生產的改性工程塑料產品,具有重量輕、抗沖擊能力強等優點,可用作汽車零部件的金屬替代品,有助于大幅減輕汽車重量,降低排放并提升能源效率。此外,工程塑料還可用于手機、新能源汽車電池組等電子電氣行業。
為更好服務中國和亞太區的電動車產業,巴斯夫正在研發方面加大力度。通過收購索爾維的聚酰胺業務,巴斯夫加強了在亞太的研發能力,尤其是阻燃檢測能力,可以減少產品開發時間,助推新產品加快上市。
除了全面的研發能力之外,巴斯夫的共創中心也提供了一個創新方案的對接窗口。鮑磊偉說:“在2023年第一季度,巴斯夫將擁有一個共創實驗室,可以做概念驗證的模型,把共創中心產生的想法很快帶到工廠,很快做出原型。巴斯夫的研發能力和共創中心可以給華南地區、中國和亞太地區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滿足行業的需求,同時達到行業和監管的嚴格要求。”
將擴建多樣化下游裝置
雍萬霆透露,2023年下半年,湛江一體化基地的熱塑性聚氨酯裝置也將投入運營。目前,該裝置正在施工建設,外立面已完工,內部正按計劃日程施工安裝。下一階段,巴斯夫將集中建設一體化基地的核心,包含一套蒸汽裂解裝置和多個下游裝置,并計劃于2025年年底啟動,以進一步支持巴斯夫在華持續的業務增長。項目的后續階段還將擴建更多下游裝置,實現多樣化產品的生產,計劃從2028年開始投入運營。
雍萬霆表示,對于巴斯夫來說,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2021年,巴斯夫向大中華區客戶的銷售額約為120億歐元。未來十年,全球化學品需求60%的增長都將來自中國。巴斯夫已在中國深耕137年,未來仍將堅持始終堅定投資中國市場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