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先正達集團中國 日期:2022-09-21
農穩社稷、無糧則亂。作為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農作物,無論是從糧食安全、大食物觀、消費結構升級以及市場價值角度,玉米都是當之無愧的作物之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過去五年,我國玉米進口量激增了10倍,2021年,我國玉米進口總量接近3000萬噸,超過山東省的玉米年總產量。與此同時,我國玉米單產水平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僅為發達國家的60%左右。
進口總量快速攀升、單產水平逐漸拉大,國家玉米安全保障的警報已經拉響。
9月15日,作為第29屆楊凌農高會重要項目之一,先正達集團中國提出″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該計劃將錨定提升中國玉米單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一目標,通過與科研院校聯合打造的開源創新的科研體系,以及與業內種企深度合作的商業體系,通過構建核心技術創新平臺、高效品種培育平臺、種業繁榮共創平臺和產業共性服務平臺,與行業共同推動中國玉米單產的快速提升。
圖一:《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發布
根據″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的總體思路,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將聯合科研院校及業內種企,共同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現代種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體系,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技術創新緊密協同和產業化,同時為中小企業孵化培育和發展提供創新服務,培育新動能,最終實現″提升中國玉米單產達到全球一流水平″的目標。
據悉,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是由科學技術部批復,以先正達集團為運營主體的首批農業領域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包括以研發為主的開源創新平臺和以成果產業化為主的種業共創平臺兩部分。
自成立以來,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已啟動部署16項重點科研任務,計劃聯合國內50家以上行業優勢科研院校、200家以上行業優秀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我國玉米單產的快速提升。通過該項行動,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將持續開展高產攻關,不斷創制優異品種,實現良種良法有機配套,激活玉米高產潛能,促進玉米單產提升,進而提升國家玉米安全保障水平,真正破解玉米種業的行業痛點。
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種子業務總裁應敏杰表示,″提升玉米單產水平和自給率的關鍵動力在于提升中國種業的核心競爭力,此次提出的‘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旨在通過匯聚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以及楊凌技術中心二期項目等核心技術布局之力,為我們的種業共創平臺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賦能中國種業,加快推動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的實施,加速培育適合中國的優良品種?!?/P>
圖二: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種子業務總裁應敏杰
作為此次行動計劃實施的三大核心舉措,先正達集團中國于當日正式發布種業共創平臺,并面向全行業發布合作方案;同時,宣布先正達集團中國(楊凌)技術中心(以下簡稱″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用,并揭牌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西北中心。
圖三:種業共創平臺發布暨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用
種業共創平臺作為先正達集團中國″玉米高產提振計劃″的核心高產行動之一,將匯聚先正達集團全球資源和領先技術,依托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所擁有的國家級科技力量,開拓性創建了中國種業全棧式共創平臺,以其擁有的許可、定制、種衣劑三大核心業務,面向種業公司提供定制化或集成化解決方案,為種業合作伙伴提供豐富、靈活、一站式的產品組合和服務,推動生物育種產業的有序發展和生態繁榮,為助力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積極的貢獻。
此外,作為″玉米高產提振計劃″的核心技術載體,先正達集團中國楊凌技術中心二期也正式啟用。據悉,楊凌技術中心一期已于2021年投入使用,此次啟用的楊凌技術中心二期項目總投資固定資產資金約800萬美元(約5300萬元),定位優勢和先進育種技術的集成和提升,其″工廠化″、″集成化″育種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是全中國最領先的數字化高通量的商業育種中心。未來,楊凌技術中心將依托先正達集團全球優勢資源和先進育種技術,結合中國本土自主創新實力,通過技術賦能種業共創平臺和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加速推動種業振興,為助力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