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胡瀟月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22-07-27
在第九屆農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上,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百家訪談》欄目組采訪了江蘇艾津作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周桂東,下面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來了解一下艾津集團在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舉措。
Q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公司研發創新的情況怎么樣?新產品上市方面有什么打算?
A 江蘇艾津作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綠色農藥制劑的研發、制造型企業,市場面向全球,創業正好是第二十個年頭,企業團隊460人,銷售收入從2018年的6個億持續增長,到2021年集團實現12.5億,銷售增長的背后是來自于技術團隊的不斷創新。
我們創始人班子從江蘇省農藥研究所改制后選擇了自主創業,都是科研出身,基因決定了我們對研發創新的重視。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江蘇企業技術中心,這幾年我們科技研發費用也持續增長,2020年首次超過3000萬,我們自己培養一支近50人的研發團隊,還與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揚州大學、江蘇省農科院、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有深度合作,有效整合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資源,賦能企業技術研發工作。
艾津集團始終圍繞市場需求走創新路線,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成立南農.艾津種子健康技術研究院,2022年4月正式掛牌,整合雙方技術資源,發揮學校在科技、教育及人才和艾津集團在農藥制劑研發、制造、市場推廣及社會化服務的優勢,助力企業研發新產品和開發配套應用技術,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確保科技成果落地實處,服務中國農業綠色發展。
艾津集團是國內首批以微通道反應器加工農藥微膠囊制劑的企業,微通道反應器做出的產品具有微粒均勻、性能穩定性、生產安全等優點,已實現年產1000噸的規模。我們圍繞種子處理開發了營養、防治一系列方案和證件登記,希望通過未來幾年的持續投入,圍繞種子處理推出一些新的產品登記。
Q 俄烏沖突動蕩全球,疊加“逆全球化”的風潮仍然高漲,公司海外銷售是否受影響?如何化解的?
A 疫情及俄烏沖突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各行各業,團隊認真分析了可能對我們這種類型公司帶來的影響,及時尋找各種應對策略,始終充滿激情和信心應對遇到的各種挑戰。
今年俄烏沖突對于我們外貿出口造成的最大影響是物流問題,疫情加上俄烏沖突對全球的影響導致海運和鐵路物流費用暴漲,短時間內上漲5-10倍,一度出現一柜難求現象,這對外貿出口打擊巨大。我們與地方政府積極溝通尋求支持,在政府以及園區的幫助下采用閉環管理的方式較快解決物流問題,保障了企業正常運行。
雖然俄烏沖突給全球的供應鏈體系帶來很大沖擊,影響了正常國內外業務交流,但我們仍積極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將傳統的線下業務洽談和市場開拓及時轉為線上,充分應用行業大數據分析尋找商機,利用國外主要線上平臺和國內先進互聯網技術手段宣傳艾津尋找客戶,我們的銷售不降反升,新客戶的開發幾乎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一是開拓非洲、東南亞以及南美等新的市場;二是加強國內銷售團隊的建設,國內銷售也比同期增長40%左右,從整體銷售來看,今年到6月底實現銷售7個億的增長,比同期增長10%。
我們堅信企業的成長和競爭力主要取決團隊的能力,非常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安排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培訓模式,通過培訓提升團隊的綜合能力。在疫情這三年里我們沒有大面積裁員,相反團隊從2019年的370人發展到今天460人,特別是今年大學畢業新生招聘規模為近年最大,后疫情時代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
Q 您認為國內制劑生產水平有哪些短板和需要突破的瓶頸?公司有哪些舉措推動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
A 國內農藥制劑生產企業絕大多數建立于2010年前,當時國家安全環保政策、生產裝備的先進性和現在都不可同日而語,舊的設施不能全面推倒,新的產品線不斷增加,交叉污染、VOC、粉塵治理很難控制。為了適應和滿足行業內農劑產品“小批量、多品種”的個性化、定制化的特性,突破行業內產品規模化和快速化生產的瓶頸,實現生產線的柔性管理和快捷切換的高標準要求,公司近年實施了智能車間升級改造和數字工廠的逐步推進,較大提高了車間自動化和智能化應用水平;在管理信息化方面通過DMS、PCS、MES、ERP、智能碼垛機器人等系統的集成應用,提高產品開發及生產效率,以PCS、MES、ERP系統集成,實現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流與信息流的關聯同步。
2010年我們搬遷到六合化工園,在組建初期就以建立數字工廠為目標,目前的智能化裝備比例超過70%,聯網率達到80%。2017年艾津集團圍繞制劑智能車間打造累計投資差不多3000多萬進行生產環境的整治和自動化設備的轉型。艾津集團作為制劑排名前10強有義務來探索新的智改數轉的方向,2021年12月份我們獲評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也是智能化改造試點企業,歡迎同行到我們江蘇艾津集團參觀交流指導。
Q “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我們了解到江蘇艾津打造了農業綜合服務平臺,2021年被評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典型。公司在鄉村振興或者服務農業農村方面都有哪些舉措?
A 隨著2015年土地流轉政策出臺,我們從化學品向供農品方面轉變,提升制劑企業的產品標準和服務能力,這也剛好契合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政策。江蘇艾津功能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是艾津集團全資子公司,公司逐漸發展成以綠色、高效、精準稻麥農業生產植保社會化服務為特色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我們有18個研究生組織,新農人打造我們新的農業標準,依托地方農業特色,打造了“艾津歐標”品牌高端稻米,同時輻射帶動周邊農民增產增收,為農業綠色發展加油助力。2019年起,艾津與周邊農戶采取“公司+合作社+種植大戶”模式,成立艾津優質稻米產業聯合體,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促進周邊的農民增產增收。通過我們的歐標大米營銷體系,把加入產業聯合體的大戶統一包裝,利用品牌渠道幫助種植大戶增產增收。到2021年,核心產區訂單種植面積已突破5000畝。另外,我們有1000畝的農業示范基地和積累的種植方案,也成立了科技小農場,對學校開放,通過素質教育將六合周邊的農產品引流,實現周邊農產品的組合銷售。
Q 在新的發展格局中,公司的自我定位是什么?談一談未來的發展戰略。
A 其實在20年的發展中我們也在根據國家政策不斷調整策略,2003年公司成立時曾經做過合成,2015年我們選定了發展方向從制劑向服務轉型,2018年集團制定--制劑加服務的發展之路。
江蘇艾津集團著眼于“一主業、一主線、一延伸”,堅持以綠色農藥制劑制造為主業,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國際市場主線,國內品牌產品的營銷為副線,逐步實現內外雙循環平衡運營。我們在向技術方面轉型,比如和南京農業大學合作科技創新,最近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也對公司進行了投資,通過“資本+技術”雙翼帶動整個集團實現可持續性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