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世界農化網 日期:2021-04-30
近期,國內含有農化業務的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20年年報,除山東綠霸等極少數農藥公司尚未發布外,絕大部分公司已公告完畢。我們統計了38家農化公司的營收、凈利潤及變動幅度,其中有25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加,也就是說超過六成農化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詳細數據見下表。
表1 2020年中國農化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單位:億元)
整體業績情況概覽
從營業收入來看,超過100億元的公司有興發集團、新安股份、安道麥、輝隆股份、天禾股份5家公司。50-100億元之間的有5家公司(表2)。
表2 2020年中國農化上市公司營收分布情況
營收 |
企業 |
≥100億元 |
5家:興發集團、新安股份、安道麥、輝隆股份、天禾股份 |
50-100億元 |
5家:揚農化工、江山股份、穎泰生物、中農立華、和邦生物 |
20-50億元 |
12家 |
10-20億元 |
8家 |
0-10億元 |
8家 |
從凈利潤來看,2020年,共有27家農化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2019年實現增長,10家同比降低,1家凈利潤為負值。有6家上市公司凈利潤超過5億元,揚農化工凈利潤為12.1億元,是所有公司中凈利潤最高的公司,其次為興發集團(6.24億元)、利爾化學(6.12億元)、廣信股份(5.89億元)、新安股份(5.85億元)。豐山集團凈利潤2.36億元,增幅最大,達到578.05%。
凈利潤同比2020年降低的公司有長青股份、先達股份、國光股份、諾普信、中農聯合、貝斯美等10家公司。另外,紅太陽凈和輝豐股份利潤虧損,藍豐生化凈利潤扭虧為盈(表3)。
表3 2020年中國農化上市公司凈利潤分布情況
凈利潤 |
企業 |
≥5億元 |
5家:揚農化工、興發集團、利爾化學、廣信股份、新安股份 |
2-5億元 |
8家:海利爾、利民股份、安道麥、江山股份、穎泰生物、湖南海利、豐山集團、輝隆股份 |
1-2億元
|
11家 |
≤1億元 |
14家 |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國農化上市公司營收大部分在50億元以下,凈利潤大部分在2億元以下。
凈利潤變動原因
凈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有:
1.疫情影響:物流不暢,下游企業復工緩慢造成銷售下降。如和邦生物、貝斯美。
2.天災:和邦生物在2020年8月遭遇洪災,給公司業績帶來較大影響。
3.資產出售:國光股份稱出售江蘇景宏股權給凈利潤帶來影響。
4.市場變動:先達股份稱其凈利潤下降主要原因為主要產品之一烯草酮系列產品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
凈利潤增加的原因有:
1.市場變動:產品價格上升。如利爾化學、湖南海利、豐山集團、新安股份等。
豐山集團核心產品氟樂靈2020年供需緊張,價格升高并持續處于高位;受到中間體供給的限制,草銨膦市場價格從2020年初的11.1萬元/噸,持續上漲至年底的 15.3萬元/噸。而利爾化學擁有穩定的中間體自主供給能力,公司草銨膦原藥市場占有率在70%-80%,因此,草銨膦市場價格的上升對利爾化學2020年業績帶來了積極影響;新安股份則受益于其主要產品草甘膦價格不斷走高。
2.資產收購:利民收購的威遠資產組在20年全年并表,是利民收入和利潤增量的主要來源。
3.資產出售:出售資產獲得股權收益,如輝豐、藍豐生化
4.創新升級改造:上海生農生產工廠投入自動化瓶裝生產線;興發集團子公司有機硅技術改造升級項目于 2020 年三季度建成投產,有機硅單體產能由20 萬噸/年增加至36 萬噸/年,單位生產成本顯著下降,有機硅-草甘膦產業協同水平進一步提高。
……
小結
從業績整體表現來看,大部分上市公司業績未受到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帶來的較大程度的影響。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造全球農化生產供需失衡,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國家不斷提升對糧食自給的重視程度,糧食價格逐步上漲,農藥行業地位逐步凸顯,不少公司反而在此背景下獲益頗豐??偟膩碚f,農藥產品是剛性需求,疫情蔓延和經濟衰退對農藥行業整體影響有限。
全球市場中,2020年農藥工業新的格局已經形成,先正達集團、拜耳、巴斯夫、科迪華等第一梯隊的跨國公司擁有科技創新、全產業鏈、產品種類豐富等特點,占據全球農藥市場的優勢地位。他們主要專注于制劑生產及新產品的開發,形成農藥創制的壟斷局面。國內市場中,自2019 年初開始,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導致價格也出現趨勢性下行。目前原藥產能釋放接近尾聲,價格已接近歷史均值,預計后續整體性的供需矛盾將緩解。對企業而言,經長期成本導向的競爭后,優質企業大多在特定細分產品建立較為牢固的護城河,有望獲取相對穩定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