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付偉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10-28
10月21日至23日,“先正達中國媒體研討會”在美麗的杭州西溪湖畔成功召開。此次會議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話題,就農藥減量、糧食安全、環境安全、促生物多樣性等有關議題進行研討與分享,旨在通過交流、溝通,推進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邵振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高級農藝師劉建華及20多位媒體代表和先正達團隊約40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先正達企業事務部總監朱慶華
先正達企業事務部總監朱慶華為本次會議致辭,他講到,在農業部提出農藥、化肥零增長計劃的背景下,先正達響應農業部號召,也采取了一些舉措。若追溯先正達的前身,先正達也是一家百年老店,其使命是通過一流的科技,幫助種植者、農民提高產量,增加生產效率。
先正達中國區總裁柯博爾
先正達中國區總裁柯博爾從七個方面闡述了先正達的發展情況。一是銷售及在中國的投資情況,2014年先正達在全球銷售額為151億美元,研發投入超過14億美元。先正達在中國的總投資超3.6億美元,擁有7家企業及多家辦事處。二是產品線,先正達最具潛力的產品組合包括植保技術、種衣劑、種子。產品線服務于全球8類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谷物等多種大田作物和蔬菜、甘蔗等經濟作物。三是登記情況,目前擁有60個有效成分的登記,具有未來4年推出54款新產品的潛力。四是育種方面,在8大作物育種過程中,每年有超過500個新品種上市,平均每個品種維持3到5年就會更新換代。五是作物整合方案,稻之道方案、玉米整合解決方案、健康整薯的解決方案等幫助種植戶少投入多產出。六是HSE培訓,自2002-2014年,先正達與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合作,幫助供應商HSE水平提升16%以上。七是資助學生,先正達農業科教及農村發展基金項目到目前資助的學生超過3000人,先正達齊爾頓研究生獎學金在2014年資助了20名研究生。
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邵振潤
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邵振潤就“抓好農藥減量使用的措施”作主題報告。他說,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農藥化肥零增長計劃,必須改變傳統的防控理念,改變過度依賴農藥化肥的習慣,推廣安全科學用藥;改變現有的施藥器械,全面推廣高效安全藥械;改變一家一戶打藥的組織方式,全面推廣環保型社會化服務。要減少噴藥次數,減少施藥量,減少藥肥流失,提高防治效果,提高防治效益,做好綠色防控,做好作物解決方案。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劉建華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劉建華博士就“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與思考”作了發言,他強調,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先正達作物方案部總監袁文天
先正達作物方案部總監袁文天就水稻4個生育期(苗期、分蘗期、孕穗期、成熟期),針對每個階段的特點,闡述了各個階段的病蟲害防治辦法及田間管理綜合解決方案。苗期產品方案為:銳勝+亮盾+掃茀特,能使白根數增加20%,株高增加15%;孕穗期方案為:阿米妙收+寶劍,能使有效穗增加20%;分蘗期方案為:瑞飛特+愛苗+福戈,能使有效分蘗數增加20%左右;成熟期方案為:頂峰+愛苗。先正達稻之道方案,最終能使結實率增加5%,產量增加17%。
先正達中國可持續生產力總監孫津安
先正達中國可持續生產力總監孫津安詳細介紹了先正達綠色增長計劃在全球及中國的進展、衡量方法及未來工作的重點。他說,“綠色增長計劃”于2013年正式啟動,旨在促進農業和農村社區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在不消耗更多土地、水和其他資源的前提下,將世界主要作物的平均生產效率提高20%;提升頻臨退化耕地的肥力,提高生物的多樣性,幫助小農戶提高生產效率,幫助農業的從業人員關愛他們的健康與安全。綠色增長計劃六大核心內容為:讓作物更有效率的生長,拯救更多的耕地,促進生物多樣性,幫助小農戶,確保農業從業人員安全,關愛每一位工人。
先正達產品安全及項目管理高級項目經理侯以利和先正達政府事務經理張孟玉
先正達產品安全及項目管理高級項目經理侯以利和先正達政府事務經理張孟玉為大家講解了授粉行動與蜜蜂健康對糧食生產的重要性。據統計,全球30%的糧食生產依靠蜜蜂授粉,產生的經濟價值在1500億美元左右。作為一家專門從事農業的公司,授粉昆蟲和蜜蜂對人類是重要的,對先正達也是重要的,為此,先正達保護蜜蜂在行動,培訓施藥人員看標簽,免費提供手機APP,確保種植者與養蜂人的溝通,施藥時避開蜜蜂等。
先正達產品安全管理經理王雯娟
先正達產品安全管理經理王雯娟講到,先正達13年來,與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合作開展的內部安全用藥培訓達6183場次,培訓人數達到約38萬人,發放防護服約15.6萬件,防護面罩約30.2萬個,技術手冊26.4萬冊,掛圖13.4萬張。先正達與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植保(中國)協會、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等合作培訓種植戶、基層醫生、廢棄物包裝處理等。2015年已經培訓928場,培訓總人數超過32萬人次,已發放物料3.5萬份,總投入超過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