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付偉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10-26
我國農藥使用過程中存在過量使用、不規范不科學用藥、種植戶按照固有習慣用藥等問題,據統計農藥有效利用率不足30%,大量農藥流失,污染水體、土壤,已成為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并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為此,農業部提出了到2020年全國實現農藥、化肥使用零增長的戰略,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在如何實現零增長目標的道途中,富有活力的企業總是格外惹人注目。推行“減量化精準施藥技術”的廣西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就是如此。其董事長郭正更是一位充滿感染力,敦厚的身體里似乎蘊藏著用不完能量的先行者。
生物農藥的盜夢空間
他會對解決作物健康生長的問題及其關注,正如他在接受小編采訪時所述,桂林集琦的發展理念就是“植物健康,關愛生命”。尤其看到這幾年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地提升,原因是太多新的信息不斷沖擊人們的觀念,他反覺得有趣,食品安全這個概念總算逐漸為大眾知曉。他的公司目前所做的事情都是圍繞由高新、高尖端的科技研發的產品,為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獻力。 走進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的大廳,最引人注目的是幾排擺放整齊的展示柜,每個展示柜上還很顯眼的名字,如林品匯、羅漢果匯、葡萄匯、桔品匯等,每個展示柜里擺放著各種不同包裝的產品。他指出,集琦生化公司倡導關愛植物健康,堅持高舉生物農藥大旗,走生化結合之路。為使這一理念重新被人關注并走進大眾視野里并帶來真金白銀,郭正董事長選擇與志同道合的同行合作伙伴合作。在產品資質上進行資源整合,扎扎實實做工作。因此,在公司產品的研發方面主要有三個方向,首先是生物制劑,公司一直致力于嘧肽霉素、枯草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延伸產品的開發等。另一個方向是海洋生物產品的開發,如殼聚糖、氨基寡糖和海帶寡糖等產品。再就是植物源產品,用中醫復方合劑的理念開發植物源產品,在公司的植物標本中就有很多品種可用于產品開發。 農資行業不僅可以解決作物生長的問題,還可以促進生物的有機綠色發展。郭正在農資行業領域里選擇了走生化結合之路。“生物農藥的特點在于專一性強,不容易產生抗藥性,對環境安全,而且能提高植物的抗病和抗逆性。我認為集琦生化‘植物健康 關愛生命’的發展理念,正是通過生物技術的導入,解決生物健康生長。為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的目標做的最具前景、最有價值的應用方向。”郭正說。
不創新就會死 減量化施藥技術是變革
十幾年前,郭正看到了當時市場上生物藥品使用技術的落后,他開始關注研究噴霧助劑的應用。他想要跳出原有的圈子。“人就有一種精神力量,希望有一天能夠真正為噴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做出最接地氣的貢獻。”郭正說,繼而笑了。“公司發展至今,一直走研發的路子。也就有了現在被大家所熟知的‘一噴三省’減量化精準施藥技術。當然,這也是集琦生化近十年來一直在推動和踐行的事情。以生物技術為指導,為減量化精準施藥技術為手段來做服務推廣”。
“減量化精準施藥技術”是集成大數據、氣候條件、噴霧設施,通過這些方面的應用,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發揮生物農藥預防功效,提高植物免疫力,增強植物抵抗力,以生物農藥結合化肥農藥防治。“一噴三省”是以省藥、省水、省工、增效為目的的作物噴霧技術,它一方面提高農藥利用率和節省施藥用水,減輕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節約用藥成本和打藥勞動力成本,給農戶特別是種植大戶帶來極大便利。
在減量化施藥技術方面,集琦生化目前與全國500多家農藥企業建立聯系與交流,共同推廣這種技術。從去年推廣的500萬桶水到今年實現推廣800-1000萬桶水的較好的市場反饋。事實再次證明,郭正的市場判斷對了,該技術在國內一定有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
“帶著減量化精準施藥技術對中國作物植保科研做貢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哪怕推廣阻力再大,步伐緩慢,也一定會往前走。因為,永遠要變革,要敢于嘗試,不創新就要死。”郭正講到。
深化服務營銷 致力減量化精準施藥技術推廣
提到服務營銷,不得不提“桂林諾農”。“桂林諾農是誰?”郭正董事長如是回答:“桂林諾農是集琦生化的全資子公司,也是為了適應客戶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行的模式性嘗試,逐漸轉向市場服務。即,將其定位為做農作物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重要的病蟲草害或者某植物營養方面的解決方案。這種模式正在桂林地區進行嘗試。服務的對象分為市級、鄉鎮和種植大戶三類。”說罷,郭正董事長為我們進行了現場的作物生物營養方案解決演示。他認為,單靠一個企業的產品解決植物所有問題是不太現實,不但對研發要求極高,還會牽扯到作物育苗、土壤施肥、病蟲草害、植物營養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桂林諾農力致將生物技術的導入與引進,結合農民種植的實際情況將服務送至田間地頭。目前,桂林諾農已與泉州、陽朔等地的農業局一起召開作物解決方案的推廣會,從政府層面推廣這種有機綠色健康種植植保模式。
在業務推廣方面,桂林諾農提倡服務式營銷。即:1)勞務服務,業務隊伍盡可能的幫助客戶做力所能及之事;2)文化服務,業務隊伍通過做事的行為向合作經銷商傳遞企業文化;3)培訓服務,做到“三會一試驗”,即經銷商內部交流會,零售商技術培訓會,農民現場示范培訓會和產品試驗觀摩會;4)技術服務,結合批發商、零售商,召開技術培訓會;5)網絡管理,為客戶建立互聯網或微信群等方面的服務,讓客戶通過網絡及時互動,隨時解答。
“桂林集琦的愿景就是為了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也為了在2020年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的目標,生產銷售高效、低毒、環保型農藥的同時,推動并普及減量化精準施藥技術,真心為農戶分享有效的作物植保經驗。”郭正如是憧憬,“桂林集琦也會始終保持‘明確目標、苦練內功、挑戰自我、創新發展’16字方針的企業文化。桂林集琦不會去做一個純粹的追求營利的企業,而希望成為一個柏拉圖式的企業,在自身起飛的同時,還要能為農資行業探索道路,引導方向,體現所有集琦人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