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田芳 來源:拜耳科學作物 日期:2014-09-29
1、選擇最佳施藥期:冬季用藥,安全高效,多產增收
有些農戶把麥田使用除草劑的時間選在春季,等到雜草的草齡和密度很大時才施藥防治。此時,雜草草齡大,抗藥性增強,防治時就必須增加藥量,這樣既增加了成本,也容易對小麥和后茬及鄰近的作物產生藥害。因此強烈建議冬前用藥,以拜耳公司的世瑪為例,最佳施藥時間為霜凍前禾本科雜草3~5葉期(普遍出齊苗時)施用,雜草幼小、耐藥力差,除草效果高,用藥量少、成本低、安全性好。補救用藥期大約在2月1日~3月1日,冬后作物返青后拔節前,禾草4~6葉,晴天且用藥后3日內田間無霜凍和積水。
2、調配好噴霧器:霧化良好的噴霧器,是確保施藥質量的前提
選配空心錐形霧或扇形霧噴頭,將噴霧器調到最佳霧化狀態,霧化好、霧滴細、分布勻。同時,檢查噴霧器是否在最佳工作狀態,有無跑冒滴漏現象,如果發現應及時檢修。
3、確定最佳用藥量和對水量
根據具體施藥時期、氣候條件、田間草情和標簽推薦的制劑用藥量等,確定每畝最佳用藥量和對水量,并根據噴霧器的容量計算每畝用水桶數及每藥桶需加藥量。
確定每畝最佳用藥量,一般情況下采用標簽推薦的中劑量!防除難治的抗性或惡性雜草及雜草葉齡、密度較大時,應采用標簽推薦的高限用藥量。不可隨意加大或減少用藥量!
確定每畝最佳對水量,一般背負式噴霧器每畝對水20~30升(兩桶),拖拉機噴霧器每畝對水7~15升!干旱及雜草密度、田間蒸發量和噴頭流量較大時,應采用推薦的高限對水量。
對水過多,會因霧滴從莖葉滾落到土壤中而降低莖葉處理除草劑的藥效!
對水不足則會因“噴不透”而導致受藥不勻、除草效果降低!
計算每畝噴水桶數=每畝最佳對水量(升)÷每桶滿載水量(升)
計算每藥桶加藥量(毫升,克)=每畝最佳用藥量÷每畝噴水桶數
4、科學配制藥液
采用二次稀釋法配藥,施用前先將藥劑用少量清水稀釋成母藥液,用藥時在藥桶內先加入配制好的母藥液和助劑(世瑪、闊世瑪必須加伴寶),然后補足所需的剩余對水量后噴霧。
5、 均勻噴施:避免重噴和漏噴
嚴禁“草多處多噴,草少處少噴”! 避免重噴和漏噴!剩余藥液不可集中噴在地頭!以免重噴處出現藥害,少噴處防效不佳。
6、嚴禁在不利環境條件下施用
嚴禁在冬季低溫霜凍期、小麥起身拔節期、大雨前、低洼積水或遭受澇害、凍害、鹽堿害或病害的弱苗麥田施用。
在上述不利環境條件下施用,不僅會因小麥的解毒或耐藥能力降低而引起藥害,而且會因雜草對藥劑的吸收受阻或草齡過大而導致除草效果銳減、除草代價大增。
7、用前認真閱讀標簽或說明書,并嚴格按推薦說明用藥
藥劑的具體使用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均詳列在產品標簽中,請在購買時索取使用說明書。只有用前認真閱讀產品標簽或說明書,并嚴格按推薦說明用藥,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最佳的除草收益。
特別提示:
不同小麥品種對藥劑的敏感性有差異,對沒有用過藥的品種建議先進行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