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安軍,柴寶山,關愛瑩 來源:沈陽化工研究院 日期:2014-08-26
8月10-14日,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和美國化學學會(ACS)農用化學品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IUPAC農藥化學國際會議(以下簡稱“IUPAC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參加了IUPAC會議。
IUPAC農藥化學國際會議自1967年開始,每四年舉辦一次。本屆IUPAC會議首次在美國召開。大會的主題是“作物、環境與公共衛生保護:推動世界變化的科技”。為擴大該公司在國際農藥行業的影響力,沈陽化工研究院將中化集團LOGO展示在會議官網(http://www.iupac2014.org)、并制作農化業務宣傳材料在會議手冊中,以及通過向參會人員贈送宣傳手冊,向國際專家和同行介紹了該公司的農藥業務,并對GLP試驗室、中化農化業務、新農藥創制,以及人才需要等進行了廣泛宣傳,擴大了該公司農藥業務與國際間的合作空間,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知名度和影響力。
本次大會共有9個會議主題,包括農業新的問題和挑戰、農業生物技術、發現(創新)與合成、生態系統以及風險評估、環境與代謝、制劑與應用、作用機理和抗性治理、殘留以及農藥管理和法規,共有來自世界各大公司、高校、研究所、政府部門等1000多位代表參加,邀請了眾多專家分析相關行業的發展情況、前沿的科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會上,該公司總工程師劉長令做了題為《中間體衍生化法,一種高效的新農藥創制方式》 (Efficient Approach for Discovery of Novel Agrochemical Candidates:
Intermediate Derivatization Method) 的主題報告,與國際藥物創新領域同仁分享了他多年運用該方法的寶貴經驗和成功實例。劉總工從中間體衍生化方法的背景出發,例舉大量實例闡述了該方法的內涵及如何運用該方法進行快速有效創新。據介紹,到目前為止,運用該方法已經成功開發了包括登記蘋果腐爛病的丁香菌酯,白粉病的唑胺菌酯,以及兼防霜霉病和稻瘟病的唑菌酯等多個高效殺菌劑。殺螨劑嘧螨胺也在辦理登記中;此外,還有多個殺菌劑如雙苯菌胺,SYP3503,4575;殺蟲劑SYP4380,3409;除草劑SYP2194,8601;抗腫瘤藥SYP4576,3333,2549;等十幾個品種分別處于不同開發階段。基于該方法在國內外發表了20余篇文章,其中SCI收錄10多篇,包括農藥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est management science", 醫藥領域BMCL,此外該方法于2014年5月在化學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Chemical Reviews"(2013年影響因子45)正式發表,題為Applic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Derivatization Approach in Agrochemical Discovery 。
另外,沈陽化工研究院科研人員還通過制作POSTER的形式向業界展示了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農藥創制的實力,并與各大農藥公司的科研人員進行了廣泛的技術交流。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農藥領域作為研發驅動的農藥公司,獲得了國際同仁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