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2-08-21
巴西主流報紙媒體Valor Econômico根據7月31日發表的一篇報告報道,轉基因作物在巴西的大幅種植顯著提高了該國農藥的使用量。據悉,自2005年頒布《生物安全法》11.105/05以來,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擴大了近三倍,從940萬公頃增至3200萬公頃;2005年至2011年間,農藥平均使用量從7公斤/公頃上升至10.1公斤/公頃,增長了43.2%。據巴西農化工業貿易聯合會 (Sindag)報告中數據顯示, 2006年至2012年間農藥銷售量增長幅度超過72%,2006年銷售量為48.01萬噸,2012年為82.67萬噸。但是農藥使用量的增加卻不能單純地理解為是因為種植面積的增加,據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的統計結果,包括谷類,纖維類,咖啡和甘蔗在內的作物的種植面積在2006年至2012年間只增長了不到19%。
由巴西國家生物安全技術委員會(CTNBio)批準的轉基因作物,包括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其85%都是具有耐除草劑性狀的,除草劑的銷量從2006年的27.92萬噸增長到2011年的40.36萬噸,增幅達44%。但是同時,殺菌劑的銷量更是增長達三倍,殺蟲劑的銷量也增長84%。
巴西大豆作物的農藥使用量占總使用量的48%之多,但自從種植轉基因大豆之后,相較于種植之前,農藥在該種作物上的使用頻率更加頻繁。拿在巴西南部的巴拉那州舉例,種植孟山都的抗農達大豆后,農藥的平均消耗量從原來的3.1千克/公頃增加到了3.6千克/公頃,增長率達16.2%;種植轉基因大豆的唯一好處在于降低了農民對于作物的管理難度,以前需要用多種除草劑才能解決的雜草問題,現在只要使用草甘膦一種除草劑就能解決,但使用的劑量明顯加大。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草甘膦的大量使用加劇了雜草耐藥性的產生,導致農民需要使用更毒的除草劑來控制雜草。還是在巴拉那州,根據農業部的數據,該州2005至2007年間,百草枯(Paraquat)和2,4-D的使用量分別增加了85%和52%。
“值得我們回想的是,在2003年巴西政府正式給予第一個轉基因大豆品種臨時批準之前,非法的轉基因作物種植已經在巴西非常猖獗。與農藥在巴西境內使用量的飆升相比,生物技術帶來的好處簡直不值一提,總之,到頭來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在這里邊獲益的還是那些銷售農藥的公司而已。”該報記者Gerson Freitas Jr如是說。
根據報告,來自Céleres咨詢公司的人員稱“農藥使用量的增長與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并沒有很大關系,巴西之前的農藥使用量實在是太低,如果沒有生物技術的采用,它在近幾年的增長還可能會更高。”同時,在對Sindag的采訪中,他們也提到,之前巴西經歷過農藥不足的情況。而巴西種子生產者協會(Abrasem)則將農藥使用量的增加歸咎于大豆銹病的出現。Céleres公司預言,在未來的十年,隨著生物技術地位的鞏固和新的轉基因品種的出現,如抗蟲大豆在巴西不斷采用,巴西農藥使用增長的趨勢會越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