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農對高毒農藥的依賴根深蒂固!”6月6日在兩廣甘蔗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國家甘蔗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主任楊俊賢一語點出高效低毒替代農藥推廣面臨的尷尬,并稱不少蔗農依然認為農藥毒性越高、越臭效果越好,而對低毒農藥認識不夠、信心不足。
盡管以特丁硫磷為代表的高毒農藥已被禁用多年,卻遲遲未被蔗農徹底拋棄。兩廣地區甘蔗規模約1800萬畝,以每畝用藥成本大概90元計算,市場價值可達16億元左右。各大廠家對這塊蛋糕可謂垂涎三尺,目前高毒、中毒、低毒農藥齊聚蔗區爭搶市場。專家認為,隨著時間推移,高效低毒產品會完全代替高毒農藥,這是必然趨勢。
蔗農用藥有誤區
種植甘蔗十多年的湛江農戶黃道軍坦言,以前一直使用特丁硫磷等高毒農藥,突然之間禁止使用,很難尋找合適的代替農藥,加上目前假冒偽劣產品滿街飛,“很難判斷。”
調查了解到,多數蔗農以臭味判定農藥毒性強弱及防治效果,他們覺得越臭防治效果越好。作為遂溪縣農業大鎮北坡,甘蔗種植面積常年維持在10萬畝左右,占遂溪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多年來仍使用特丁硫磷顆粒劑殺滅地下害蟲。
“除觀念之外,高毒農藥相對低廉的價格,以及蔗農對低毒農藥缺乏信任,也是目前低毒農藥推廣艱難的一大因素。”楊俊賢說,尤其是對高效低毒農藥認識普遍不足,以為“高毒農藥都不能解決的問題,低毒農藥怎么可能做到呢?”
“高毒高效、低毒低效”的認識誤區,進一步制約低毒高效農藥發展。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華南區銷售經理李粵澧介紹,目前,已有不少廠家生產低毒農藥,然而多數均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占有率低。在低毒高效農藥推廣前期更多要注重示范,用實際效果說話。
低毒農藥漸顯效
使用高毒農藥還會帶來中毒事件,每年因噴施農藥或是食用噴施過高毒農藥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楊俊賢認為高毒農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危害:一是極易引起人、畜中毒;二是對土壤、水體和空氣污染嚴重;三是破壞生態平衡, 殺死有益昆蟲或害蟲天敵,導致害蟲更加猖獗以及次要害蟲上升;四是有效成分及其代謝物的殘留和積累造成對農產品污染,導致食品質量和安全性下降。
“高毒農藥將面臨在甘蔗上全面禁用的風險。”楊俊賢說,甘蔗害蟲防治急需高效低毒農藥。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高級農藝師許漢亮認為,高效低毒產品代替高毒產品是未來農藥發展的趨勢。
高效低毒農藥具有低毒、低殘留,在環境中無累積作用,不會在甘蔗植株及蔗糖制品中殘留,有利于蔗糖企業生產綠色食品,提高蔗糖制品的商品質量,可有效緩解高毒農藥對環境的壓力,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環境質量和緩解害蟲的抗藥性,全面提升藥劑的防治效果。同時產品本身屬于低毒產品,經皮毒性低,不會對使用者產生中毒,大大減輕了使用者的心理壓力。
目前,企業在甘蔗產區推廣使用低毒農藥力度越來越大,而且不少產品已經得到農戶認可。農業部推薦使用的高效低毒農藥品種有溴氰菊酯、辛硫磷、毒死蜱、殺蟲單、殺蟲雙等53種,在甘蔗上使用比較好的低毒農藥有效成分或復配劑有,辛硫磷、丁硫·毒死蜱、毒·辛、毒死蜱、殺單·毒死蜱、殺蟲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