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2-01-10
經專家確認,澳大利亞南部一處地方的雀麥草出現草甘膦抗性。這是第一次發現這種高度強勢的一年生雜草對草甘膦形成抗性,是12個月以來發現的第三種出現草甘膦抗性的雜草。這株具有抗性的雀麥草是在一個小圍場發現的,周圍是破舊的柵欄,在從別處轉移過來前曾使用過草甘膦,但沒有采用過其他雜草控制措施。
以此提醒澳大利亞谷物種植者密切注意作物田地種該雜草發展情況,現在這種強勢的雜草已經成為免耕農業中的主要問題。并提醒種植戶密切關注是否有本來可被控制的雜草形成了對草甘膦的抗性。
目前沿著柵欄邊線衍生出的抗草甘膦黑麥草數量已經暴增,也對種植戶敲響了警鐘,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任何一種雜草都有可能對農藥產生抗性。
雀麥草是南部和西部谷類種植區中常見的一種雜草,在小麥中,幾乎沒有有效的防治這種雜草的農藥,它能降低作物產量達30-40%,且在作物種植后也有發生,可以跟作物強勢競爭生長,并且產生大量的種子。
這種雜草同樣是許多谷類病菌的宿主,包括全枯病、大麥斑點病,而成熟后種子混入作物中將影響存儲。維多利亞地區有部分雀麥草雜草已經對選擇性A型和B型除草劑產生抗性,而在西部,發現其對B、C型除草劑產生抗性。
管理柵欄沿線雀麥草及其他雜草,需要結合各種方法,包括與草甘膦作用機制不同的農藥。在易被侵蝕的地表,需要好好保持水土,在晚冬及早春對柵欄沿線、防火帶雜草進行控制。舊有的策略是將作物播種在柵欄邊,然后沿著防火帶作物邊緣進行噴灑,可以有效的阻止雜草進入作物中,并保護土壤。
冬季谷類作物中雀麥草的管理非常復雜,同樣需要多種不同的策略以降低雜草的數量,降低產生除草劑抗性的幾率,而采用什么策略常常依賴具體位置、不同的農業系統和農民的主觀而定。農民需要采用輪作方式,來保證多種策略的運用,使雜草種子庫水平下降,并且保持在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