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6-08
目前,華南、江南、長江中游早稻大部進入分蘗期,西南中稻處于返青階段。受降雨偏多、境外蟲源不斷遷入的影響,5月份以來,西南和華南稻區稻飛虱燈下誘蟲明顯,部分稻區顯著高于去年和大發生的2007年,田間蟲口密度急劇上升,云南南部、廣西和廣東沿海已超過防治指標。截至5月15日,全國稻飛虱發生面積528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11%。
各地田間蟲口密度增加迅速,西南和華南南部部分稻區已超過防治指標。云南已有13個縣超過防治指標,百叢蟲量一般1000~3000頭,為去年同期1~3倍,思茅等地超過7000頭,局部田塊出現落黃現象。廣西百叢蟲量一般600~1600頭,高于去年同期,桂西南部分稻區在2000頭以上,局部田塊超過萬頭,并出現落窩;褐飛虱比例11%。廣東西南部田間蟲量逐步增加,百叢蟲量已接近或超過防治指標,信宜、陽春等地區在3000頭以上。
目前,境外蟲源地越南、老撾等國水稻陸續成熟收割,大量成蟲將北上遷入我國南方稻區。近期,西片低空急流較強,且持續時間長,對稻飛虱遷移十分有利,頻繁的對流天氣和降水過程有利于稻飛虱降落。預計下一階段華南、西南中南部和江南南部稻區稻飛虱集中遷入可能性極大,加之當地存在較高的蟲源基數,稻飛虱發生形勢非常嚴峻和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