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8-14
據全國農技中心預計,今年秋季馬鈴薯晚疫病在西北東部、華北北部、東北西部和西南局部馬鈴薯產區中等流行(3級),部分地區偏重流行(4級),發病面積2250萬畝。
預報依據:一是種薯帶菌率高。各主產區馬鈴薯商品種薯使用率大都不足20%,主要依靠農戶自留種薯,而近年來馬鈴薯晚疫病在各地呈逐年加重流行態勢,種薯帶菌率高,病菌初侵染源充足。二是品種抗病性差。當前各主產區感病品種種植比率均超過80%,大面積推廣的費烏瑞它、夏波蒂、大西洋、克新等系列品種均不抗病,對晚疫病的流行有利。三是重茬面積大。各主產區馬鈴薯種植區主要集中在山區,農戶大都有連年種植馬鈴薯的習慣,對晚疫病病菌的存活和早期侵染有利。四是氣候條件有利。據國家氣候中心報告,7月份各馬鈴薯主要種植區降雨較常年持平或略偏多,溫度持平或略偏高,這樣的氣候條件對馬鈴薯晚疫病的擴散流行無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