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8-28
據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預計,第四代棉鈴蟲在江西、湖北東部和北部偏重發生,湖北江漢平原、湖南、安徽沿江、江蘇沿海、河南、河北、天津中等發生,安徽淮北、江蘇沿江和淮北、山東、山西、陜西、新疆(南疆)偏輕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000萬畝。第三代成蟲盛期(成蟲盛期推后3天即為四代卵盛期)與常年比較,黃河流域大部棉區接近或偏遲1~2天,長江流域大部棉區偏早1~2天,南疆晚1天。
第三代棉鈴蟲總殘蟲量大部棉區高于去年,但普遍低于常年。第三代棉鈴蟲總殘蟲量與去年同期比較,除河南偏低31.0%外,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其他大部棉區普遍偏高,其中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河北、山西、山東分別偏高14.6%、100.2%、31.7%、54.5%、129.8%、491.2%、38.4%。
總殘蟲量與歷年平均值比較,全國大部棉區普遍偏低,其中江西、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河北、天津、山東、河南、山西和新疆分別偏低45.5%、63.0%、54.6%、48.3%、39.2%、56.0%、42.8%、31.8%、39.5%、21.5%和8.8%。
大部棉區棉花晚發遲衰面積比例偏低,不利于棉鈴蟲發生為害。今年晚發遲衰棉田面積比率,河北、河南、山西為10%左右,陜西、江蘇、安徽為18%左右,山東、湖北、湖南、江西為20%~30%。與歷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山東、湖南、湖北偏高5%~7%,山西持平,其余大部棉區偏低10%~30%。晚發遲衰棉田面積比例偏低,不利于四代棉鈴蟲在棉田發生,但將加重其輾轉至其他喜食作物進行危害的程度。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8月份,天津、河北中南部、山東、河南、陜西南部、安徽大部、江蘇、湖北大部等地區降水偏多,其中山東西南部、河南大部、湖北北部及安徽西部等地區偏多兩成左右,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大部棉區第四代棉鈴蟲發生不利;但江西北部和新疆南部高溫干旱,利于當地棉鈴蟲發生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