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1-12
1月10日,山西省植保總站發布“2011年我省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展望”稱,地下害蟲、小麥紅蜘蛛、小麥穗蚜、麥田雜草、玉米螟、玉米紅蜘蛛、玉米大小斑、矮花葉病、馬鈴薯晚疫病、土蝗、棉花苗蚜、棉盲蝽、蘋果樹腐爛病、蘋果褐斑病、蘋果斑點落葉病、梨小食心蟲、保護地蔬菜霜霉病、露地蔬菜病毒病、小菜蛾等19種病蟲害,將威脅我省今年1.75億畝次的農作物生長。
預計今年病蟲害發生的依據主要是冬前病蟲基數和生態條件等幾方面。我省小麥主栽品種總體易感白粉病、紋枯病和銹病,對麥蜘蛛、麥蚜等沒有明顯抗性。近兩年我省鮮糯玉米和“先玉335”玉米品種大面積連片種植,為病蟲發生提供了有利的寄主條件。另外,玉米主推品種大多對大小斑病等抗性較差。許多馬鈴薯種植區習慣自留薯種,不注重抗病品種的選擇,薯種抗性退化嚴重,對晚疫病、病毒病等發生有利。抗蟲棉種植面積近年一直占棉花種植面積的八成以上,使二、三代棉鈴蟲發生受到抑制;蟲害抗藥性的增強使棉盲蝽、粉虱、薊馬等危害加重。秸稈還田免耕技術以及機械化聯合收割的大面積推廣,對地下害蟲、病蟲草害發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