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2-18
雨季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是廣大農戶在生產中常遇到的問題。溫暖多雨天氣有利于各種害蟲的繁殖和生長發育。因此,要采取適當的施藥方法,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一、選用內吸性強農藥。
如呋喃丹、甲拌磷、殺蟲雙、氧化樂果、久效磷、樂果、乙酰甲胺磷、巴丹、1059等殺蟲劑和托布津、多菌靈、克瘟散、稻瘟凈等殺菌劑,這兩類農藥都具有內吸作用,在施用后4-5小時,就有80%以上的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到組織內部,即使再下雨,仍可殺死害蟲、病菌。
二、選用速效性農藥
如:敵敵畏、辛硫磷、速殺蟲、磷胺、殺螟松、1605、敵殺死、來福靈、敵百蟲、西維因、速滅殺丁等。這類農藥具有強烈的觸殺作用和胃毒作用,擊倒速度快,如果施用方法得當,施藥后5-10分鐘左右就會起殺蟲作用。這類農藥具有作用時間短,毒殺、熏殺作用強,殺蟲迅速的特點。
三、在農藥中加入粘著劑和補助劑。
粘著劑也叫展著劑、濕潤劑。粘附劑能增加農藥在作物、昆蟲體表的附著能力,減少風雨對藥劑的吹失和沖涮,增加農藥的殘效,提高防治的效果。如:紙漿廢液、皂角、大豆粉、洗衣粉、拉開粉等,聚乙醇、乳酪素、皮膠、肥皂等做粘著劑效果也很好。例如將洗衣粉等加入藥液中,施藥后遇到小、中雨也不易把藥液沖涮掉。做法是:在每畝藥液中加洗衣粉50-100克,拌勻后噴施,不宜久放。
四、選用耐雨性藥劑。
如井崗霉素,施用后4小時遇雨,藥效基本不受影響。
五、改進施藥方法。
也就是要按害蟲活動規律施藥。對一些夜間活動的害蟲,必須要在下午或傍晚施藥。水田可采取淺水施藥,如稻縱卷葉螟為夜出性害蟲。在傍晚施藥,以利藥劑很快滲入到植株內,達到殺蟲的目的。一般害蟲2-3小時內可觸藥而死。
六、抓住雨隙施藥。
如施用粉劑農藥,要在短期內大面積突擊防治。施用粉劑可適當增加施藥次數,用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