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3-11
阿維菌素是一類具有殺蟲、殺螨、殺線蟲活性的十六元大環內酯化合物,由鏈霉菌中的灰色鏈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發酵產生。由日本北里大學大村智等和美國默克公司首先開發成功。
生物農藥登堂入室
有權威人士預測,21世紀將是生物農藥的世紀。據報道,歐洲生物農藥已從1997年1億美元的銷售額上升到2004年的1.69億美元,趨勢顯示,阿維菌素是當前生物農藥市場中最受歡迎和極具激烈競爭性的新產品。
在我國,阿維菌素的成長應用相對較緩慢,但已經顯露市場漸漸壯大的跡象。
作為一種具有高選擇性和高安全性的新型抗生素類生物農藥,十幾年來,隨著農民對阿維菌素及其衍生物農藥品種特性的認識的提高以及高毒農藥逐漸退出市場,阿維菌素等生物農藥的需求和銷售將獲得不斷增大的市場空間。再加上國家在今年早些時候取消了農業稅,使得農民的購買能力將比從前有所提高,由此可以預見,阿維菌素將迎來一個需求放量的成長階段。
從全球農藥市場來看,生物農藥及轉基因技術農藥的銷售額已占據全球農藥銷售總額的10%,但這個數字在我國還不到5%,這也說明阿維菌素在國內還有良好的市場拓展空間。
國內產能和銷售漸長
我國阿維菌素原料藥的生產企業主要有8家,這些企業的生產能力從數噸到數十噸不等。
前幾年,阿維菌素原料藥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一降再降,從上市初的每公斤幾萬元迅速下降到3000元,2003年最低時竟跌至每公斤1000元,因此2004年里,許多企業減少了生產。這樣一來,2004年3月初,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狀況,價格大幅回升,平均價回升到了1730元/公斤,市場甚至出現了有價無貨的盛況,因此,很多企業受利潤的驅動,緊急上馬阿維菌素項目,導致阿維菌素產量又迅速增加。經歷了一番無序競爭的價格戰后,2005年,阿維菌素的價格再次回落。
2005年,我國阿維菌素生產能力超過了800噸,涉及阿維菌素生產的400家企業累計登記產品達1300個,其中原料藥登記企業有14家,2家企業獲得正式登記,銷售收入(含出口)超過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