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中國農藥工業網 來源:http://www.ccpia.org.cn/ 日期:2011-04-14
稻曲病危害癥狀圖
危害癥狀:為害稻穗的谷粒,初期在穎殼的合縫處張開露出淡黃綠色的塊狀物(孢子座),后漸膨大,包裹全粒,可比健粒大3~4倍,顏色變為墨綠色或橄欖色,表面平滑,最后龜裂,散出墨綠色粉末(厚垣孢子)。
發生特點:以厚垣孢子附著在種子上及菌核掉落在田里越冬,次年厚垣孢子或菌核遇到適宜條件時,可萌發產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與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侵染花器和幼穎,于超級雜交水稻孕穗期形成侵染高峰期。種植感病品種、孕穗期遇上5天以上降雨及日平均氣溫為28~33℃的天氣時,易引起稻曲病大發生。長江中下游地區,優質稻和兩系、三系雜交稻易感病;超級雜交中、晚稻易發病,早稻很少發病;田間偏施氮肥、深水灌溉、水層落干過遲,則發病重。
化學防治:施藥適期是在分蘗末期、破口前3~7天、始穗期3個時期各施藥1次。常用農藥藥劑種類及用量主要有30﹪愛苗EC 15~20 mL,43﹪好力克(戊唑醇)SC 12~15 mL,兌水30~45 kg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