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中國農藥工業網 來源:http://www.ccpia.org.cn/ 日期:2011-04-20
1.苗期是整個生育期病蟲草防治關鍵。
①地下害蟲呈上升趨勢。玉米田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和金針蟲,是造成玉米苗期缺苗斷壟的主要原因。
②苗期害蟲危害嚴重。玉米苗期是薊馬、瑞典蠅、粘蟲、棉鈴蟲、耕葵粉蚧等害蟲集中危害階段,常造成缺苗斷壟,心葉卷曲,發育遲緩,嚴重地塊甚至毀種。因此,搞好玉米苗期害蟲防治是關鍵。近幾年玉米薊馬、瑞典蠅呈加重危害趨勢,常常混合危害,一般播種早的、麥秸覆蓋的地塊發生較重;主要危害時間在3~7葉期,潛伏危害是在1葉期(即玉米出苗后1~2天),這一時期進行鉆蛀,產卵,到3~7葉期形成心葉卷曲,個別地塊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形成第二次危害。二代粘蟲、二代棉鈴蟲混合發生,部分田常造成毀種。耕葵粉蚧推遲玉米拔節期,生長緩慢。
③部分玉米田除草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麥秸覆蓋不利于播后苗前施用農藥,二是用水量不足,三是苗后噴霧時間沒掌握好。
2.新病蟲不斷出現。
①異附螢葉甲局部嚴重發生。造成玉米中、下部葉片嚴重受害。
②二點委夜蛾在苗期鉆蛀玉米根莖部危害。
3.老病蟲回升。
①玉米根腐病、黑粉病部分地塊發生嚴重。
②玉米紋枯病個別感病品種較重。
③玉米粗縮病造成植株嚴重矮化,發育不良,不抽穗,結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