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查德祥 來源:安徽省寧國市朝農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日期:2011-05-03
1、花生根結線蟲病
此病主要為害地下部。受害幼根尖端膨大,形成大小不規則的根結,其上可長出多條不定須根,須根受染后又形成根結,根結上又長出條條須根。植株地上部矮化,莖葉發黃,葉片小,底部葉片葉緣焦枯,葉片早期脫落,開花遲。在田間出現一塊塊的病窩,病株很少死亡。
防治方法:種植上注意輪作換茬、清除病殘體、改土增肥。藥劑防治可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10%益舒豐顆粒劑,溝施或穴施。
2、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俗稱死苗、發瘟、死棵子、青癥等?;ㄉ麄€生育期 均可發病,一般開花前后開始發病,盛花和落葉期為發病盛期。葉片自上而下急劇凋萎,但葉綠素尚未破壞,因而呈“青枯狀”。病株從發病到死亡,一般7~20天。
防治方法:應采取以合理輪作與選用抗病品種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藥劑防治 時用絡氨銅噴淋根部,每株灌兌好的藥液250ml。
3、花生葉斑病
花生葉斑病包括褐斑病、黑斑病和網斑病。這三種病害多發生在花生生長的中后期,主要為害葉片。先在植株下部老葉上開始發病,逐漸向上蔓延。葉柄、托葉、果針、莖桿等部位均可受害。
防治方法: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可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或百菌清等,每隔10~15天噴藥一次,連噴2~3次。如果天氣干旱,病害停止發展,噴藥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一些。由于花生葉面光滑,在噴藥時,可適當加入粘著劑,防治效果會更好。
4、花生根腐病
花生根腐病在苗期、成株期都可發生。病株較矮小,葉色發黃,葉片自下而上枯萎、脫落。病株下部根系呈“鼠尾狀”,無側根或側根很少。主根根端呈濕腐狀,根皮變褐,與髓部分離 ,手捏易脫落。在中午強日照下,病株出現暫時萎蔫現象,發病嚴重者萎蔫后不能再恢復正常,葉柄全部下垂,不久即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多菌靈拌種。
5、花生白絹病
白絹病多發生在成株期,侵染植株的主要部位是接近地面的莖基部,也能為害果柄和莢果。受害部位變褐軟腐,病部有波紋狀病斑繞莖,表面覆蓋一層白色絹絲狀似的菌絲,直至植株中下部莖桿均被覆蓋。發病的植株葉片變黃,初期在陽光下則閉合,在陰天還可張開,以后隨病害擴展而枯萎,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多菌靈拌種;病害發生初期,用甲基托布津噴霧,也有較好的防效。
6、花生菌核病
可為害葉片、莖稈、根及莢果等,葉片上有褐色近圓形病斑,有輪紋。根莖部受害后呈褐色壞死。潮濕時病部密生灰褐色霉層。后期根莖皮層與木質部間有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可用撲海因,或速克靈噴霧防治。
7、花生病毒病
花生病毒病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主要病毒種類有花生條紋病毒、花生矮化病毒和黃瓜花葉病毒,其中花生條紋病毒發病率較高,可占60%以上?;ㄉ《静“l生以后,株高降低15-35%,結果減少32.1%,減產15-72%,而且大型果少。
防治方法:于6月中下旬蚜蟲發生時選用20%唑磷·乙酰甲,或20%甲氰菊酯乳油,或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傳毒蚜蟲。